湛江热土迎来科技新潮。近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团队25人深入遂溪县、坡头区8个镇村,正式启动暑期“科技遂溪——打造VR全景智慧乡村”二期工程。这支融合教授、博士、专业教师与学生骨干的“数字突击队”,以“科技赋能乡村,志愿服务助力振兴”为核心理念,在广阔的乡野间用VR技术谱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立足根基,技术跃升开启智慧新章
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引领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一期为遂溪县535个场景打造的VR全景成果,将二期工程的科技服务版图拓展至坡头区,并实现了全方位的技术升级:通过配备4K无人机和智能拍摄系统,影像精度获得突破性提升,全景清晰度提高300%,为220个乡村场景创建了毫米级精度的数字镜像;同时引入AI智能导览和农产品推荐系统,不仅让游客能够一键生成个性化游览路线,还帮助农户实时掌握特产销售动态;更运用3D数字孪生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触摸”百年榫卯的精妙结构,甚至身临其境地“参与”遂溪醒狮的精彩展演,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图为龙湾醒狮基地彩扎狮头展示 何雪供图
数字铸魂,激活乡土文化记忆
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文化挖掘+故事化呈现"的双轨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厚重的乡愁在云端焕发新生。团队系统性地采集了遂溪40个村落珍贵的醒狮表演、年例庆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运用VR技术精准重现这些民俗活动的时空场景,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限制。在坡头莫村,团队为汉代墓群精心打造了沉浸式“穿越导览”体验,参观者只需扫码就能亲眼见证千年文物在虚拟空间中神奇复原的全过程。最具创新性的是团队开发的“一村一故事”VR叙事系统,通过采集老村民生动的口述历史,将村庄的发展脉络以故事化的方式串联呈现,不仅保存了珍贵的乡村记忆,更让这些文化瑰宝在数字时代得以永续传承。
图为当地村民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当地居民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 何雪供图
平台造血,构建振兴数字闭环
这支“数字突击队”的技术创新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在产业赋能方面,团队打通了“虚拟体验-现实消费”的全链条:通过对接阿里巴巴、小红书等电商平台,遂溪火龙果、遂溪番薯、仙品荔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VR云体验到一键下单的无缝衔接;新研发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即可“透视”作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基于百万级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团队还能为各村镇量身定制旅游线路和种植方案。
图为界炮镇土特产展示区 蔡洁瑶供图
在人才培养方面,项目创新推出"校地共育"机制:已在遂溪、坡头建成3个VR培训基地,为200余名村干部和返乡青年提供数字技能实训;开发的《VR乡村建设实践》课程通过"学生带课下乡"模式,将数字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这些举措犹如播撒"数字火种",持续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图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VR全景培训 钟少波供图
展望未来,项目已绘制清晰发展蓝图:到2025年,将完成遂溪6镇40村、坡头2镇10村共计220个全景场景建设;至2027年实现坡头区7镇27村全覆盖,累计建成296个智慧场景。这些数字基础设施不仅记录了岭南乡村的时代变迁,更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样板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范式。
“我们将把二期工程打造为可复制的‘数字乡村样板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孟思明表示,“让科技真正成为激活田野、加速振兴的核心引擎!”当VR镜头掠过红土绿野,科技之力正穿透屏幕,在古老村庄的肌理中注入崭新活力。广铁职院师生手中的全景设备,记录的不仅是岭南大地的今日新貌,更是在为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校准数字坐标——每一次快门闪烁,都在为“百千万工程”添上一块坚实的科技基石。
编辑:何雪 蔡洁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科技赋能再升级!广州铁职院启动二期VR全景工程,助力湛江乡村智慧化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