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青春力量涌进渔乡!海大学子助‘海味’走出湛江

“热血做刃劈荆棘,青年执炬照乡途”,为推动农村海产产业融入时代发展浪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落地,这个夏天,广东海洋大学巧创兴农团队在杜军教授和姚树凯老师指导下,于7月10日前往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赤忏村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海产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助力‘海味’走出渔乡,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青智交融:经验交谈助力渔业养殖

7月11日,实践团队深入赤忏村,与当地高产渔民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实践队员们实地调研养殖区,观摩渔民操作鱼苗投放、水质调控等作业流程,详细记录养殖周期、饲料配比等关键数据。

交流中,有着30年养殖经验的许委员介绍:“通过采用‘浅水育苗+深水养殖’模式,结合水质监测仪实时调控,亩产较传统方式从600斤提升到850斤。”

实践队员们就生态养殖技术、产业链延伸等问题与渔民深入探讨,表示将梳理总结此次交流成果,为助力当地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图1实践团队与许委员进行经验交谈   谭润州 供图

青春“蚝”游:揭秘生蚝养殖趣程助力畅销

实践团队深入当地生蚝养殖场,聚焦养殖技艺与销售推广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视频记录助力生蚝产业发展。

团队成员现场观摩养殖全过程,只见工人熟练将生蚝苗固定于养殖绳,虽双手经海水长期浸泡泛白,仍精准完成每道串结工序。据了解,生蚝养殖周期为6至24个月,需持续监测水质、温度等环境指标以保障生长。“生蚝养殖工序繁杂,工人们的坚守与付出令人敬佩。”摄影师谭润州在拍摄中表示。

该养殖场坚持生态养殖模式,全程不使用化学药剂,保障产品绿色健康。负责宣传拍摄的黄素仪介绍:“这一模式符合现代消费趋势,将作为视频宣传重点,凸显产品核心优势。”

期间,团队还对养殖工人及消费者进行采访,多角度梳理生蚝养殖与销售链条,为后续推广积累详实素材。

图2为实践队员跟着渔民学放蚝苗,体验养殖第一步  谭润州 供图

网络赋能:奏响乡村生蚝“鲜”美乐章

随后,实践团队在当地生蚝养殖场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助力特色海产品销售。

实践队员们提前熟悉生蚝产品特性,在直播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队员杨梦菲手持生蚝实物,向观众展示其饱满肉质与外壳纹路,详细介绍生态养殖环境;队员饶敏虹则在镜头侧方实时回复网友提问,同步更新订单信息,操作后台完成库存调整。直播过程中,团队还连线养殖场工人,通过画面展示生蚝捕捞、净化全过程,增强产品可信度。

“首场直播观看量突破100人次,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把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市场。”负责直播统筹的队员杨梦菲介绍道,参与直播互动的消费者刘先生在采访中表示:“通过镜头看到了养殖场的生态环境,队员们讲解专业,下单很放心。”

实践团队表示,将总结此次直播经验,持续优化推广方式,助力当地生蚝产业拓宽销路。

图3为实践团队分工合作,直播带货火热筹备中   谭润州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依托“互联网 + 农产品”创新模式,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海产生蚝拓宽销路、提升效益,是“百千万工程”在乡村产业领域的具体落地。同时,活动深度契合“三下乡”政策导向,将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新理念带入乡村,推动乡村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新动能。未来,这支青春团队将继续探索‘互联网+海产’的创新路径,让更多‘海味’走出渔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通讯员 苏龙军)

图4为实践团队和指导老师以及村委合影  谭润州 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青春力量涌进渔乡!海大学子助‘海味’走出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