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胖东来发布对刑释人员面试题,要求深度剖析犯事原因

2025年8月14日晚,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布针对刑释人员专项面试题,要求应聘者从“违反法律的反思总结”“自我价值认知”及“未来规划”三个维度作答。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既因胖东来此前宣布为刑释人员预留2%的招聘名额,更因其面试题设计直指社会痛点——如何帮助刑释群体真正回归社会。

面试题聚焦“犯事根源”,强调问题解决能力

根据公布的面试题,第一部分要求应聘者“分析犯事原因,思考正确解决曾经问题的方法”。于东来在配文中强调:“这个问题不仅帮助刑释人员反思,更能为更多人提供借鉴,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例如,一道案例题假设应聘者曾因冲动引发冲突,面试题会追问:“当时为何选择暴力?若重来一次,能否通过沟通或法律途径解决?”这种设计迫使应聘者直面自身行为逻辑,而非简单归咎于“一时糊涂”。

第二部分聚焦自我认知,要求应聘者评估自身品格、技术能力与生活能力,明确优劣势。例如,一名曾因经济犯罪入狱的应聘者需说明:“我熟悉财务流程但缺乏法律意识,未来将通过学习合规知识弥补短板。”第三部分则要求从精神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规划未来,如“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选择职业时如何规避高风险领域”。

招聘计划引热议,企业“温度”与“制度”并行

胖东来的刑释人员招聘计划始于8月8日。当时,于东来宣布新乡第三家门店将招募1000名员工,其中20个岗位定向留给刑释人员。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质疑者则担忧“管理风险”与“顾客接受度”。

对此,胖东来商贸集团于8月10日发布说明,强调招聘基于“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并承诺“先从中轻度犯罪人员入手,逐步开放中重度犯罪类型名额”。同时,企业宣布设立千万级就业创业基金,提供技能培训与心理辅导,帮助刑释人员“阳光面对社会”。例如,一名应聘者可在入职后接受“冲突解决技巧”培训,避免重蹈覆辙。

社会实验照见商业文明进步方向

胖东来的尝试并非孤例。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刑释人员就业支持,但胖东来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制度设计。例如,其内部管理规定明确:“上级若对下属发脾气,需罚款4000元至10万元。”这种“用爱管理”的理念,同样体现在刑释人员招聘中——企业不仅提供岗位,更通过面试题引导应聘者重建价值观。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如何对待精英,而在于如何对待最底层的人。”于东来的这句话,或许解释了胖东来的动机。数据显示,中国刑释人员再犯罪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就业困难是核心诱因之一。胖东来的招聘计划虽仅涉及20个岗位,却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当企业愿意为特殊群体付出制度成本,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或许能实现共赢。

目前,胖东来已收到数百份刑释人员应聘简历,企业计划于8月底启动首轮面试。这场“社会实验”能否成功,尚需时间检验,但其传递的信号已然清晰——包容与尊重,才是让“迷途者”重返正轨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胖东来发布对刑释人员面试题,要求深度剖析犯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