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充电宝3C认证新规今起实施,部分获认证充电宝涨价

今日(2025年8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正式落地实施。根据新规,所有未取得3C认证的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将不得继续生产、进口或销售。这一政策旨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但市场端已迅速出现连锁反应——部分通过认证的充电宝产品价格小幅上涨,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新规“严”字当头:全流程管控生产安全

新规首次对充电宝生产企业的关键工序提出明确要求,覆盖从正负极原材料筛选、电芯制造到成品组装的20余个环节。例如,电芯正极材料成本占比高达30%-40%,新规要求企业必须使用高纯度原料,杜绝因杂质导致微短路的安全隐患。此外,监管部门将“飞行检查”比例大幅提升,要求抽样、测试等环节全程视频记录并留存样品,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追溯至具体批次和生产线。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消费品认证处处长张威表示:“充电宝生产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于普通电子产品。新规通过细化关键工序标准和强化动态监管,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39家企业获得5012张充电宝3C认证证书,但仍有大量白牌产品因无法达标面临淘汰。

市场洗牌加速:3C认证产品成主流

在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3C认证充电宝已成为销售主力。商户李先生透露:“7月以来,3C认证产品销量增长超30%,50-100元价位段最受欢迎,而30元以下的无认证产品几乎无人问津。”电商平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主流品牌均将“3C认证”标注在商品标题显眼位置,销量排名前十的产品近期已售超百万件,无认证产品则难觅踪迹。

然而,合规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部分产品涨价。以10000mAh充电宝为例,部分品牌售价较上月上涨约10元。商户王女士解释:“认证检测费用分摊到每个产品约增加5元成本,而优质电芯因需求激增供应偏紧,进一步推高价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指出,新规要求企业采用更安全的电路保护设计和阻燃外壳材料,单件成本增加约8%-12%。

消费者如何避坑?三招识别真伪

面对市场变化,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选购合规产品:

  1. 查标志:3C认证标志采用全息激光防伪技术,白色底板配黑色图案,含菱形暗纹和“中国认证”字样,切勿撕毁防伪层;
  2. 验编号: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输入产品包装上的3C证书编号查询真伪;
  3. 扫二维码:部分品牌在包装盒印有溯源二维码,扫码可查看检测报告和生产批次信息。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若发现商家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可拨打12315举报。专家预测,随着新规全面执行,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安全合规的头部品牌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而低价劣质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这场由政策驱动的洗牌,最终将推动充电宝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充电宝3C认证新规今起实施,部分获认证充电宝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