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讯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竞选集会上突然回应一则引爆社交媒体的争议视频,坚称画面中“与已故富豪杰弗里·爱泼斯坦谈笑风生”的场景是“深度伪造的假新闻”,并威胁将对传播者提起“数十亿美元诽谤诉讼”。这则视频的出现,不仅让本就胶着的美国大选再添变数,更引发公众对AI技术滥用干扰政治的深度担忧。
争议视频:模糊画面引爆舆论核弹
11月3日晚,一段时长12秒的模糊视频在推特(现X)、TikTok等平台疯传。画面中,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因性犯罪及组织未成年人性交易于2019年死于狱中)并肩步入某豪华宴会厅,特朗普被拍到对爱泼斯坦耳语,并拍打其后背。尽管视频画质粗糙且无音频,但部分媒体标注时间为“2002年”,恰好与特朗普在佛州经营“海湖庄园”时期重叠——该庄园曾被指控是爱泼斯坦“性犯罪网络”的关键节点。
“这是民主党最卑鄙的选举阴谋!”特朗普在集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视频中的“自己”实为AI换脸合成,原始素材可能来自2000年他与爱泼斯坦共同出席某慈善晚宴的公开照片。其律师团队随即发布声明,要求X平台、TikTok等立即删除视频,并称已掌握“技术证据”证明画面系通过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工具生成。
技术溯源:专家激辩“伪造可能性”
针对视频真实性,学术界迅速形成两派观点:
- 支持伪造说: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主任李飞飞指出,视频中特朗普的耳部轮廓与公开医疗记录存在差异,且眨眼频率远低于其真实讲话习惯;
- 质疑伪造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则认为,当前AI生成技术尚无法完美模拟动态光影变化,视频中的阴影过渡符合2000年代摄像机特征。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匿名人士向《华盛顿邮报》透露,该局网络安全部门已对视频展开技术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未发现明显数字伪造痕迹”,但需进一步比对原始档案。
政治风暴:爱泼斯坦案阴影笼罩大选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被卷入爱泼斯坦相关争议。2019年爱泼斯坦自杀后,多名受害者指认特朗普曾多次乘坐其私人飞机“洛丽塔快线”,但特朗普均以“仅见过一两次”否认。此次视频风波恰逢大选冲刺阶段,民调显示,37%的摇摆选民认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存在不当关联”,这一数据较上月上升9个百分点。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迅速回应,要求特朗普“公布2000-2005年间所有与爱泼斯坦的往来记录”,并讽刺其“连AI伪造都害怕,如何应对中国科技挑战?”而共和党则反戈一击,指控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的“电脑门”事件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威胁”。
全球警示:AI武器化威胁政治稳定
欧洲议会议员艾娃·卡莉在推特发文称:“当AI可以伪造总统涉罪证据时,民主制度已站在悬崖边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步发布报告,呼吁各国立法禁止在选举期间传播深度伪造内容,并建议社交平台对政治类视频强制添加“数字水印”。
截至记者发稿,视频原始发布者“匿名者X”的账户已被冻结,但其宣称“手握更多猛料”的帖子仍在暗网流传。这场由12秒视频引发的风暴,或许只是AI时代政治战争的序章。
(完)
新闻背景补充:据网络安全公司Deeptrace统计,2023年全球深度伪造检测量同比增长300%,其中23%涉及政治人物。美国《深度伪造责任法案》草案拟规定,故意传播虚假政治内容者最高可判10年监禁,但该法案尚未在国会通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特朗普紧急否认与爱泼斯坦“同框视频”:称系AI伪造,司法部或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