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下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上演了一场罕见的“台风盛宴”。受副热带高压异常北跳和季风槽活跃影响,菲律宾以东洋面形成巨型热带系统集群,97W、98W等多个台风胚胎接连涌现,气象学界称之为“多台风打麻将”形势。这场台风“牌局”不仅路径复杂多变,更可能对浙江、上海、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带来持续性暴雨和强风,引发广泛关注。
副高北跳引爆台风“生产线”
本轮台风异常活跃的根源在于大气环流格局的剧变。原本应稳定控制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近期大幅北跳至长江中下游一线,其南侧的季风槽随之扩张至菲律宾以东更远洋区域。季风槽内热力条件充沛,风场对流旺盛,为台风胚胎提供了理想的“孵化温床”。以热带扰动97W为例,该系统虽结构松散,但外围对流异常旺盛,在副高引导下正缓慢向西北方向逼近东海,预计7月25日前后进入东海水域,可能发展为今年第8号台风“范斯高”。
台风“牌局”复杂:多系统互扰路径难测
当前台风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多系统共存导致的“藤原效应”。97W之后,热带扰动98W正快速增强,其组织度优于前者,短期内可能发展为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成为第9号或10号台风。更严峻的是,季风槽中还有多个扰动正在酝酿,气象模式模拟显示,未来3至4个台风胚胎可能连续成形,形成“多台共舞”局面。
这种格局下,台风路径预报难度陡增。例如,“范斯高”虽初步锁定东海和东南沿海,但其后期可能受西风带干扰南压或停滞,导致风雨带长时间盘旋;而后续生成的台风若与“范斯高”产生“藤原效应”,甚至可能相互“吞并”或“排挤”,形成更强单一台风系统或拖出“烟花状”路径。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指出:“当前数值预报分歧较大,对台风强度、登陆点预判仍存在不确定性。”
风雨影响升级:局地或现极端天气
受台风外围影响,东南沿海已出现持续性降雨。7月23日起,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将逐步感受风雨威力,局地可能提前出现强对流、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甚至雷暴大风和小范围龙卷风。若台风结构加强,靠近陆地时可能迎来能量释放高峰,福建、浙江东部、上海及长江口沿岸一线或现暴雨或大暴雨,沿海风力达7-8级,阵风10级以上。
此外,台风滞留风险加剧次生灾害威胁。在副高逐步减弱的背景下,大气环流趋于不稳定,不排除有台风进入东海南部后“卡住”,导致局地长时间维持风雨带盘旋,对城市排涝、农业生产构成压力。
应对措施:监测预警与公众防范双管齐下
面对复杂台风形势,中央气象台及地方气象部门已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卫星、雷达和无人机实时追踪台风动态。同时,建议公众密切关注权威信息,提前做好居家防水、防风加固措施,避免户外活动,沿海地区需防范风暴潮和次生地质灾害。
这场“台风麻将局”不仅考验着气象预报技术,更凸显了极端天气下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当自然之力以“多台共舞”的姿态登场,唯有科学应对与全民防范,方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巨型多台风“打麻将”形势出现,东南沿海风雨预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