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在保险反欺诈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成功协助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39万元的建筑工程骗保案。这是西藏地区首次系统性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保险调查,开创了“天眼+地勤”立体化核查模式,为行业反欺诈提供了创新范本。
案件回溯:虚假退保申请触发核查机制
2025年4月,某建筑工程公司向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提交退保申请,声称其投保的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投保以来从未实际施工”,要求全额退还保费39万元。由于该保险项目标的物明确、施工周期长,且退保金额较高,保险公司随即启动严格核查程序。长光卫星凭借“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高频次、广覆盖遥感数据优势,成为此次调查的核心技术支撑方。
技术赋能:卫星影像锁定施工铁证
调查团队调取了项目所在地多期“吉林一号”卫星影像,发现所谓“未施工”的场地存在显著变化:卫星图像清晰显示,项目现场有多台施工机械的作业痕迹,且土方量随时间呈现规律性增减,与建筑工程施工特征完全吻合。面对卫星影像证据,投保人仍试图以“场地准备”“临时堆放”等理由辩解。调查人员进一步结合实地核查,分析工棚搭建、机械停放位置、施工材料堆放等细节,最终形成包含多期卫星影像对比、土方量计算、施工进度监测的完整报告,构建了无懈可击的证据链。
模式创新:“天眼+地勤”提升核查效率
此案是西藏地区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系统性应用于保险反欺诈调查。传统核查方式需耗费数周时间进行人工实地勘查,而“吉林一号”卫星凭借其全球任意点每日35至37次的重访能力,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期高精度影像,大幅缩短调查周期。长光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表示:“卫星遥感技术能宏观监测施工动态,地面核查则可精准定位细节,二者结合使调查效率提升70%以上。”
行业影响:科技赋能保险风控新范式
该案例被中国人寿财险集团列为保险科技赋能典型案例。目前,“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已为农林、水利、环保、金融等14个领域提供150余项精准服务,其全球年度一张图覆盖1.3亿平方公里,分辨率达国际领先水平。此次骗保案的破获,标志着卫星遥感技术从自然灾害监测、农业估产等传统场景,向金融风控领域延伸,为保险行业构建智能化、可视化、动态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底座。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预计2027年底前实现300颗卫星在轨,具备全球天覆盖能力。长光卫星董事长宣明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卫星遥感与金融科技的融合,让‘天眼’成为守护社会公平、维护市场秩序的‘千里眼’。”在这场科技与欺诈的较量中,中国商业航天正以硬核实力书写新的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吉林一号卫星建奇功,破获39万元建筑工程骗保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