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比达22%,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一场围绕老年群体的经济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2025年是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6条具体举措,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一个万亿级刚需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随着60后“新老年”群体步入退休生活,他们的消费观念、财富积累和生活方式正在彻底重塑银发经济的传统边界。从养老金融创新到智慧医疗科技,从基础养老服务到高端银发消费,这条赛道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
01 养老金融:从基础保障到综合服务的创新变革
2025年养老金融领域迎来系统性重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构建了涵盖产品供给、服务创新、风险管控的完整政策框架。
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2025年养老金再次上调2%,惠及约1.5亿退休人员。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覆盖7000多万人,资金积累超过5.7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试点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36个城市(地区)超72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养老金融生态。中国银行2024年为超千万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服务,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3.44%。
中国农业银行新增养老金融产品147只,养老产业贷款增速68%。中国工商银行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55岁及以上客户突破2亿户。
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保险+康养”成为主流模式,中国人寿在全国15个城市落地18个养老项目,涵盖综合性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等多种业态。
中国太保打造的高品质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在全国13个城市布局15个社区。
02 医疗科技:智能化解决方案重塑健康养老
智慧医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老年健康管理方式。2025年健康医疗产业规模达4.2万亿元,占银发经济总规模的35%。
AI辅助诊断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渗透率达65%,远程医疗覆盖县区达90%。北京天坛医院应用AI急诊卒中单元后,能将缺血性卒中急救时间从平均120分钟缩短到20分钟。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快速增长。AI监护设备渗透率超25%,适老化智能终端出货量年增50%。鱼跃医疗推出的跌倒预警腰带,通过毫米波雷达实现0.3秒应急响应。AI健康监测手表通过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实现24小时健康管理,产品复购率超60%。
康复器械国产化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国产康复机器人市场份额首超进口品牌,价格较进口产品低40%-60%。国产电动轮椅、助行器市场渗透率超60%。
中医药创新也焕发活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展出了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砭石AI中医四诊仪通过舌诊、面诊、脉诊与问诊的多模态融合分析,3分钟即可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
03 银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品质升级
2025年银发消费市场呈现明显升级趋势。城镇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突破3600元,较2015年翻倍。新老年群体(60后)消费意愿显著提升,健康管理、智能穿戴、旅居养老等中高端需求占比突破40%。
老年文旅市场爆发式增长。银发旅游候鸟式旅居市场规模达8000亿,文化主题游、定制化服务成为新趋势。新东方文旅开发银发专线,2025年首季度定制游订单量破千。
功能性食品市场快速增长。低GI食品、代餐营养品市场规模年增25%,同仁堂、新里程等药企跨界布局。“第四餐经济”推动抗衰补剂零食化转型,胶原蛋白软糖、益生菌果冻等市场规模占比超30%。
智能适老产品成为新增长点。适老化智能终端出货量年增50%,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服装市场增速超40%。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突破千亿,适老化改造需求达2000万户/年。
文化娱乐消费升级。微短剧成为老年新宠,《闪婚老伴是豪门》播放量破25亿,中老年用户付费率超年轻人。在线老年教育注册用户突破5000万,书法、养生、法律课最热门。
04 政策红利:国家战略驱动的银发经济崛起
政策支持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26条具体举措,涵盖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产品研发等六大领域。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住建部推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2025年政策要求全国社区养老设施达标率100%,撬动万亿级改造需求。社区嵌入式养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模式降低成本,15分钟服务圈覆盖80%城市社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逐步扩大试点。2025年拟制定《城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出台适合我国城乡实际情况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长期护理险覆盖65%失能老人,有效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
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支持银发经济发展。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用地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适老化家居改造政府补贴最高3000元,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05 挑战与机遇:银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银发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上海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45张,而甘肃、贵州省份仅约25张。
人才短缺是另一个瓶颈。养老护理员缺口达600万,健康管理师、老年心理师等职业培训成刚需。人社部推出专项能力认证推动专业化发展。
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现有养老产品多以储蓄型、理财型为主,缺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风险偏好、健康状况等老年人群体的细分产品和个性化服务。
支付能力分层现象明显。城镇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突破3600元,但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低收入灵活就业群体几乎完全依赖基本养老保险,未来面临养老金不足的风险极高。
06 投资视角:三大黄金赛道与代表企业
从投资角度看,银发经济中三大赛道最具潜力:
养老金融赛道:中国人寿、泰康保险等险企通过“保险+康养”模式构建生态闭环。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养老金融业务快速增长。代表模式:泰康之家“医养结合”模式,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从传统保险的15年延伸至30年。
医疗科技赛道:鱼跃医疗在制氧机领域形成壁垒,其静音制氧技术使老人睡眠质量提升30%。微医平台“银发专线”问诊量同比增长230%。代表产品:AI健康监测手表、跌倒监测手环、智能药盒。
银发消费赛道:新东方文旅开发银发专线,候鸟式旅居市场规模达8000亿。同仁堂推出“知嘛健康”线下店坪效超普通药店3倍。代表企业:京东、小米推出适老化智能专区,推动居家监护系统升级。
随着60后群体全面进入退休年龄,银发经济正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飞跃。那些能够将技术创新与需求洞察完美结合的企业,将在这轮老龄化浪潮中脱颖而出。
政策红利、技术变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共振,正在推动银发经济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到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关键是要抓住“医疗+科技+服务”的融合创新,在这场老龄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2025银发经济爆发前夜:养老金融、医疗科技、银发消费三大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