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2025跨境支付与外贸企业新机遇指南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其跨境收付金额在2024年达到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

 

2025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关键一年。随着中国央行与多家外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不断完善,人民币正从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迈进。

截至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些协议为跨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坚实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不再只是宏观政策,更成为外贸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结算效率、拓展全球市场的实用工具。


01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从贸易结算到储备货币的多维崛起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2025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继续位居第四,占比3.79%。

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在2024年达到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在快速发展,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接近7000亿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24年,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熊猫债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而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更是增长150%。

02 政策红利释放:央行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举措

2025年,中国央行在多个方面重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加强香港、上海等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优化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发挥货币互换和人民币清算行作用。

央行上海总部正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规模。运用银行、租赁、保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金融资源,充分发挥央国企作为链主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沿产业链逐个环节推动结算币种转换​​。

202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两国央行行长共同宣布LCT框架正式启用。

03 跨境支付创新:从CIPS到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变革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不断完善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截至2025年7月末,CIPS系统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0国。

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

数字人民币凭借“支付即结算”、“可加载智能合约”等特性,正在跨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展出了数字人民币在建筑、中新双向进出口贸易跨境结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时的身份核验与风险识别、信用担保等问题。

04 企业实战指南:外贸企业如何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红利

跨境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能有效降低企业因外币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失,稳定外贸企业利润预期。

传统国际贸易多采用美元结算,在部分交易场景中,我国企业需经历两次货币兑换,不仅面临双重汇率风险,还需承担兑换手续费和点差成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直接避免这些问题。

​人民币结算有利于扩大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新兴市场​​的贸易结算规模,降低对外币结算体系的依赖,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随着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的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有望相应提升,有利于高端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优化贸易结构。

05 行业受益领域:从跨境电商到能源大宗商品

跨境电商行业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重要受益者。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监管鼓励机构推出针对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的专项金融产品,加大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小微外贸企业支持力度。

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点。我国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能源出口国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有力推动了​​石油人民币结算机制​​的建立。

我国作为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国之一,通过人民币结算机制,能够更直接地影响铁矿石、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

这不仅有助于实体经济降低进口成本,也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06 风险管理:应对汇率波动与跨境资金流动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需要关注汇率风险和跨境资金流动挑战。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加快显现​​。

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合理运用汇率避险工具。目前主要的产品是远期结售汇和海外代付,包括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支付等。

贸易融资是企业采用比较多的避险方式,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缩短收汇期,解决企业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资金周转问题。

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相关部门也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07 未来展望: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趋势与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具有实时性、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能够极大地缩短支付周期,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2025年,中国跨境数字支付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7.5万亿元​​人民币,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300%。

随着中国金融业持续扩大开放,那些既能获取牌照,又能聚焦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机构,将在跨境支付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更将成为推动全球贸易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现在正是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红利的最佳时机。

从​​开设人民币账户​​开始,逐步在贸易谈判中优先使用人民币报价和结算,利用跨境人民币政策降低汇兑成本,扩大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布局。

那些早早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不仅节省了汇率避险成本,还因为结算便利化获得了更多国际订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先行者将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不再是遥远的宏观政策,而是每个外贸企业都可以实用的经营工具,它将重新定义全球贸易的规则和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2025跨境支付与外贸企业新机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