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升级:以全方位服务筑牢强国强军基石

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关键节点,退役军人事务部以系统化改革与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截至2025年7月,全国退役军人安置率、服务中心(站)覆盖率等核心指标全面达标,61万个基层服务站点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退役军人工作正从“有保障”向“优保障”加速跃升。

精准服务:从“全覆盖”到“全链条”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正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服务能级跃升。全国统一的退役军人服务APP已集成就业帮扶、优待证申领、困难救助等12项核心功能,累计处理线上诉求超3000万件。在山东,省级平台与民政、医保等部门数据互通,60岁以上退役军人医疗补贴实现“秒批秒办”;在浙江,基层服务站推出“退役军人事务代办制”,年均代办事项突破50万件,真正让服务“触手可及”。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退役军人事务部建立“动态清零”机制,通过专项调研梳理出安置未落实、待遇未兑现等5大类问题清单。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解决历史遗留案件2.3万件,其中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退役军人1.8万人,发放经济补偿金12.7亿元。辽宁省铁岭市创新推出“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码”,将政策待遇、帮扶记录等信息集成于二维码,实现“一码通办、精准帮扶”。

就业创业:从“有岗位”到“有舞台”

就业市场正涌现出退役军人的“硬核力量”。退役军人事务部与69家央企建立战略合作,2025年提供专属岗位超10万个,其中科技、应急等领域的定向招聘占比提升至40%。在贵州,退役军人参与的“东数西算”数据中心运维团队,以零故障记录保障国家算力枢纽稳定运行;在广东,退役军人创办的无人机企业占据全国30%市场份额,带动就业超20万人。

创业扶持体系日益完善。全国1988个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场地、资金、技术”全链条支持,2025年新增退役军人创办企业1.2万家。江苏省镇江市推出“退役军人创业贷”,单户最高授信5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8.7亿元;四川省成都市设立退役军人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已孵化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尊崇体系:从“有荣誉”到“有传承”

英雄烈士褒扬工作持续深化。2025年清明节期间,全国烈士纪念设施接待现场祭扫群众超1.2亿人次,网络祭扫平台访问量突破5亿次。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落成的“英雄墙”运用AR技术还原战场场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英烈精神;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与缅甸仁安羌中国远征军烈士陵园建立“跨国祭扫”机制,每年组织青年代表赴境外缅怀先烈。

优待证效能全面释放。全国统一的优待目录清单涵盖交通、医疗、文旅等8大领域200余项优惠,持证退役军人可在全国3.6万家医疗机构享受优先挂号、在5A级景区免门票等政策。海南省推行“优待证+社保卡”二合一模式,集成养老、金融等功能;上海市与长三角地区签署优待互通协议,实现跨省公交免费、博物馆“一证通游”。

未来展望:以高质量服务支撑强国梦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起点,退役军人工作正迈向更高水平。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表示,将重点推进三项改革:一是构建“退役军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确保每名退役军人掌握至少两项实用技能;二是建立“军地人才直通机制”,科研、飞行等领域专业人才实现“转业不转岗”;三是完善“荣誉激励数字化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永久记录退役军人贡献,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

从雪域高原到南海岛礁,从科技攻关一线到乡村振兴战场,3700万退役军人正以“退役不褪色”的担当,在新时代征程上续写忠诚与荣光。而一个服务精准、保障有力、尊崇浓厚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正为强国强军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持续推动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升级:以全方位服务筑牢强国强军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