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北京举行的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赛迪顾问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榜单揭晓:湖北省仙桃、大冶、宜都等8个县市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仅次于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这一成绩不仅延续了湖北连续四年8地入围的稳健态势,更以4个县市名次提升的亮眼表现,成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四地进位:县域经济“进阶密码”
与2024年榜单相比,湖北8个百强县中,仙桃、大冶、枣阳、天门4地名次实现跃升。其中,仙桃从第54位升至第52位,稳居全省首位;大冶从第55位升至第53位,三年三进位,2024年GDP首次突破9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9项指标增速领跑全省;枣阳从第74位升至第73位,依托储能与汽车产业集群,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天门从第100位升至第99位,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以“水乡公园城市”的生态优势赋能经济腾飞。
产业支撑:特色经济“百花齐放”
湖北百强县的崛起,离不开特色产业的硬核支撑。作为全省唯一千亿县,仙桃以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基地和黄鳝繁养基地为双引擎,2024年非织造布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黄鳝养殖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大冶则以“矿冶名城”为底色,加速向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转型,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宜都依托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连续五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潜江以“中国小龙虾之乡”闻名,2024年小龙虾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带动就业超20万人。
中部崛起:县域经济“压舱石”效应凸显
从区域分布看,全国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67席,中部地区占18席,湖北以8席领跑中部。赛迪顾问指出,百强县以全国2%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贡献了超10%的GDP总量,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雁”。湖北的实践印证了这一判断:8个百强县GDP总和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40%,其中仙桃、大冶、宜都三地GDP均突破800亿元,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格局。
未来展望:从“百强进位”到“千亿突破”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一县一品”推动产业升级,支持仙桃冲刺2000亿、大冶突破千亿,同时加强与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的联动,构建“强县与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随着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湖北县域经济正以“百强进位”为起点,向更高能级的“千亿集群”迈进。
从“鄂中宝地”仙桃到“矿冶新城”大冶,从“茶乡古都”宜都到“龙虾之乡”潜江,湖北8个百强县的故事,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这些“小块头”正以“大能量”,为中部崛起注入澎湃动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湖北8地入围全国百强县:中部领跑,县域经济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