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一位来自杭州的外卖骑手张师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详细讲述自己险些遭遇电信诈骗的惊险经历,引发同行与网友广泛关注。视频中,张师傅手持手机,逐条拆解骗子话术,并提醒同行:“送餐再急,接到这类电话也要冷静!”截至发稿,该视频播放量已突破500万次,#外卖骑手险入骗局#话题登上同城热搜榜第三。
事件还原:一通“订单异常”电话引发的危机
7月23日中午12时许,张师傅在送完一单奶茶后,手机突然响起一通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外卖平台客服”,称张师傅刚配送的订单因“系统故障”被客户投诉超时,需点击短信链接填写信息以获取“50元补偿金”。
“对方准确报出了我的姓名、骑手编号和刚送的那单奶茶地址,我一下慌了神。”张师傅回忆,当时正值送餐高峰,他正赶往下一个商家取餐,对方又以“补偿金限时领取”为由催促,他差点直接点击链接。
就在手指悬在屏幕上方时,张师傅突然想起社区民警此前宣传的防诈口诀——“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他挂断电话,致电平台官方客服核实,结果对方明确表示:“平台从未通过电话要求骑手点击链接领取补偿,这是典型诈骗!”
骗局拆解:精准信息+心理施压的双重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骗局近期在全国多地频发,目标直指外卖骑手、快递员等高频使用手机的职业群体。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骑手个人信息后,实施“精准诈骗”,其套路可分为三步:
- 伪造身份:冒充平台客服,使用虚拟号码拨打,增强可信度;
- 制造焦虑:以“订单异常”“投诉扣款”等理由,利用骑手担心差评的心理施压;
- 诱导操作:发送含木马病毒的链接,窃取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骗子甚至会‘贴心’提醒骑手‘别在送餐时操作’,实则是为延长作案时间。”反诈民警李警官分析,一旦点击链接,手机可能被远程控制,资金瞬间被盗刷。
平台回应:强化技术拦截与骑手教育
针对此事,某外卖平台安全中心于7月24日发布公告,宣布升级反诈防护措施:
- 智能外呼拦截:对疑似诈骗电话自动标记并提醒骑手;
- 弹窗警示功能:骑手接听陌生来电时,APP将弹出“警惕诈骗”提示;
- 定期培训考核:每月推送反诈案例学习任务,未通过者暂停接单。
平台负责人表示:“骑手是连接商家与用户的桥梁,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目前我们已联合警方打掉3个诈骗团伙,后续将加大技术投入。”
骑手支招:三招破解“补偿陷阱”
张师傅的经历引发同行共鸣。多位资深骑手总结出防诈口诀:
- 核实身份:通过平台官方APP“在线客服”功能确认来电真实性;
- 拒绝点击:所有涉及“链接填写信息”“屏幕共享”的要求均为诈骗;
- 及时报警:若已泄露信息,立即冻结银行卡并拨打110。
“我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赚的都是辛苦钱,绝不能让骗子得逞!”张师傅在视频结尾说道。这场由一碗奶茶引发的“防诈课”,不仅为同行敲响警钟,更让公众看到:在数字化时代,守护“钱袋子”需要每个人多一分警惕,少一分冲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外卖小哥分享差点被骗经历:警惕新型“订单补偿”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