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大疆无人机被土拨鼠“叼”进洞?游客求助客服引爆网络热议

2025年7月22日,一则“大疆无人机被土拨鼠叼进洞穴,游客紧急求助客服”奇闻在网络引发热议。青海海西州某无人区景区内,一名游客操作大疆Air 3无人机拍摄野生动物时,设备突然失控坠落,竟被一只体型硕大的土拨鼠拖入洞穴。游客哭笑不得地联系大疆客服询问“能否找动物索赔”,相关视频点击量迅速突破千万,网友直呼“现实版《动物世界》遇上科技产品”。

事件还原:无人机坠落遭“鼠劫”

据游客李先生回忆,当日他在海西州某荒漠景区用无人机拍摄土拨鼠群活动。当镜头对准一只正在进食的土拨鼠时,无人机突然发出异常警报,随后失控坠落在距洞口约2米处。“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只土拨鼠直接冲过来,叼住无人机支架就往洞里拖!”李先生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土拨鼠动作敏捷,仅用5秒便将重约800克的无人机拽入洞穴深处,只留尾翼卡在洞口。

李先生尝试用树枝掏挖,但洞穴曲折复杂,最终选择联系大疆官方客服求助。客服人员听闻经过后忍俊不禁,但仍耐心建议:“若设备投保‘随心换’服务,可申请置换;若未投保,建议联系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协助取回。”

网友热议:科技与自然的“魔幻碰撞”

事件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调侃“土拨鼠:这铁盒子归我了!”“大疆客服:您好,我们不提供动物索赔服务”;也有网友认真分析:“土拨鼠可能把无人机当成了食物或玩具,荒漠动物对金属反光物体本就有强烈好奇心。”

野生动物专家指出,土拨鼠虽以植物为食,但偶尔会啃咬硬物磨牙,无人机外壳的塑料材质可能吸引其注意。而大疆产品因采用轻量化设计,重量与土拨鼠幼崽相近,易被拖动。更有网友脑洞大开:“建议大疆推出‘防土拨鼠’定制版,加装辣椒喷雾装置!”

企业回应:技术升级与用户教育双管齐下

面对舆论关注,大疆官方于7月23日发布声明,确认事件真实性并表示将协助用户处理后续事宜。声明中特别提醒:“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飞行时,建议保持10米以上安全距离,并开启‘避障增强模式’;若设备不慎被动物带走,切勿自行追赶,应第一时间联系客服或当地管理部门。”

此外,大疆透露正研发新一代AI避障系统,可通过分析动物行为模式提前预判风险。例如,系统能识别土拨鼠的快速冲刺动作,自动提升悬停高度或启动紧急返航。该功能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上线,适用于Mavic、Air等主流机型。

深层启示: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起荒诞事件背后,折射出人类科技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微妙关系。随着无人机普及,野生动物受干扰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前有鸟类误将无人机当猎物攻击,导致机毁鸟伤;也有猴子偷走游客设备后拆解玩耍。专家呼吁,户外科技爱好者应遵循“最小干扰原则”,避免因追求拍摄效果而破坏动物栖息环境。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当土拨鼠叼走无人机时,它或许只是好奇;但当我们用镜头不断逼近时,失去的可能是对自然的敬畏。”这场“人机鼠大战”,或许正是提醒我们:科技再先进,也需以尊重生命为前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大疆无人机被土拨鼠“叼”进洞?游客求助客服引爆网络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