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河南农户直呼“40多年未见”:极端干旱席卷中原,农田裂痕深逾寸许

“地皮干得能点着火,玉米苗蔫得打卷儿,我这老农民40多年没见过这么旱天!”2024年7月中旬,河南周口市郸城县农民李建国蹲在自家田埂上,手指抠进龟裂的泥土里,裂缝深达15厘米。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2℃,叠加自6月以来降水较常年偏少70%的极端天气,导致全省超2000万亩农田受旱,数百万农户面临“望天等雨”的严峻考验。

“浇地像撒金豆子”:抗旱成本飙升,农户直呼“扛不住”

在商丘市宁陵县,62岁的农户王秀兰正拖着水管给玉米地浇水。她算了一笔账:往年一亩地浇一次水只需30元,今年因地下水位下降,需多级提灌,成本翻了两番。“柴油涨价、电费上调,浇一亩地要花120块,可玉米价格才1块多一斤,这账咋算都亏!”她抹着汗说。

更棘手的是水源枯竭。安阳市内黄县部分村庄的机井已打至300米深仍无水可抽,村民不得不排队等待政府调配的送水车。“以前浇地是‘解渴’,现在是‘救命’。”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透露,全县已有1.2万眼机井因水位下降停用,抗旱难度历年罕见。

秋粮告急:专家预警“减产或成定局”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夏粮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秋粮(玉米、大豆等)占比亦超三成。然而,持续干旱已对秋粮生产造成严重冲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全省受旱面积达2150万亩,其中重旱530万亩,因旱无法播种面积超300万亩。

“玉米抽雄期缺水,直接导致秃尖、空秆,减产20%是保守估计。”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潮海在滑县田间调研时指出,若未来15天仍无有效降水,部分绝收地块可能被迫改种晚秋作物,进一步压缩全年粮食产量。

政府全力应对:打井、调水、发补贴“三管齐下”

面对旱情,河南省政府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2亿元,调度2600余眼机井昼夜抽水,协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受旱地区应急供水1.2亿立方米。同时,对受灾农户发放每亩50元的抗旱补贴,并协调保险公司开通理赔绿色通道。

“我们成立了1.3万个抗旱服务队,帮助农户抢种短生育期作物。”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玉柏表示,全省正全力挖掘水源潜力,但长期抗旱仍需依赖后续降雨。

气候警示:极端天气或成“新常态”

气象专家分析,此次干旱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密切相关,叠加全球变暖背景,导致雨带北移、华北降水减少。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贾小龙提醒:“近年来,河南等地干旱、暴雨等极端事件频发,农业需加快从‘靠天吃饭’向‘抗逆生产’转型。”

烈日下,李建国蹲在干裂的田头,望着远处政府调来的送水车缓缓驶来。他叹了口气:“人能等,地等不起啊。”这场与天争粮的战役,仍在中原大地持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河南农户直呼“40多年未见”:极端干旱席卷中原,农田裂痕深逾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