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田径甜妹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画面中,身着运动服的女孩手捧红色信封,笑容甜美却难掩激动,背景墙上挂满的田径赛奖牌与书桌上的《高等数学》形成奇妙呼应。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18岁女生陈雨晴,以国家一级运动员身份通过北大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同时凭借653分的高考成绩被该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体教融合”的青春范本。
跑道上的“风速少女”:从校运会到全国赛场的逆袭
陈雨晴与田径的缘分始于初中。当时身高仅1.5米的她因爆发力突出被选入校队,主攻短跑项目。为弥补先天劣势,她每天清晨5点起床训练,在零下5℃的冬日坚持绑沙袋跑10公里。教练回忆:“这孩子骨子里有股狠劲,有一次脚踝扭伤仍坚持完成接力赛,最后是队友背着她冲过终点。”
2022年省中学生运动会上,陈雨晴以11秒89的成绩打破女子100米纪录,被网友称为“田径甜妹”。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曾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因起跑失误痛失奖牌,赛后躲在更衣室哭到虚脱。“失败让我明白,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昨天的自己。”此后她调整训练策略,将起跑反应时间缩短至0.15秒,最终在2023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夺得银牌。
书桌前的“时间管理大师”:训练与备考的平衡术
当其他运动员为全运会备战时,陈雨晴却做出了惊人选择:暂停专业训练,全力冲刺高考。“我想证明,运动员的未来不止赛场。”她将训练日程表与学习计划表精密咬合:清晨5:30-7:00晨跑时听英语听力,上午文化课结束后进行2小时专项训练,晚自习后继续刷题至凌晨。班主任透露:“她书包里永远装着两套衣服——训练服和校服,课间10分钟都要用来整理错题。”
这种“双线作战”模式带来惊人成果:她不仅通过北大田径项目测试(女子100米达标成绩12秒04),更在高考中取得653分的佳绩,超出湖南省一本线168分。当被问及秘诀时,她笑称:“就像调整跑步节奏一样,学习也要找到自己的‘配速’。”
新起点上的“斜杠青年”:科技与体育的跨界梦想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陈雨晴,已在规划新的征程。她计划加入北大田径队继续逐梦赛场,同时选修人工智能专业,“希望用算法优化运动员训练方案,让更多人科学地享受运动乐趣”。这位爱读《三体》的少女还透露,未来想开发一款结合AR技术的田径教学APP,“把训练场变成科幻片场”。
在陈雨晴的社交媒体主页,最新动态是一张北大西门与跑鞋的合影,配文写道:“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从湘江之畔到未名湖边,这位“田径甜妹”正以奔跑的姿态,书写属于Z世代的多元可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田径甜妹”圆梦北大:跑道与书页间的双重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