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脉络,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对话文物,助力乡旅”黄帝铸鼎原下乡村文化遗产振兴社会实践团队赴北阳平遗址群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解、小组研讨等形式,团队成员们近距离触摸历史遗迹,感受远古文明的魅力。
图1 实践团队在黄帝铸鼎原上听取文保工作者讲解黄帝文化
北阳平遗址群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涵盖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被学术界认为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之一。遗址群中丰富的遗迹和遗存,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2 考古专家在北阳平遗址现场为实践团队答疑解惑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北阳平遗址以及黄帝铸鼎原景区,现场近距离参观清洁出土陶片,详细讲解了北阳平遗址群的发现历程、文化内涵及学术价值。通过专业讲解员的讲解,成员们了解到了矗立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山黄帝铸鼎原内的唐代《黄帝碑铭》,用碑文见证了古人对黄帝文化的重视。不仅如此,成员们还看到了历经数千年风雨的灰坑、房基等遗迹,聆听着远古先民刀耕火种、制陶纺织的生活图景,仿佛穿越时空与先民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在专业讲解员的解说中,成员们认识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山黄帝铸鼎原内矗立的唐代《黄帝碑铭》的历史价值,碑文清晰见证了古人对黄帝文化的尊崇。不仅如此,大家还亲身探访了历经数千年风雨的灰坑、房基等遗迹,在讲解员的描述中仿佛看到远古先民刀耕火种、制陶纺织的生活图景,如同穿越时空与先民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为加深对遗址文化的理解,实践团队还向当地考古队的专家请教了相关专业知识。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凝聚着考古工作者的汗水,每一层文化堆积都藏着文明发展的密码。同时,实践团队还与当地相关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探讨交流,也对黄帝铸鼎原讲解员和考古队专业人员进行了有关采访,了解到了身在文化遗产保护前线的不易艰辛,以及两位老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付出。
图3 北阳平村委主任为实践团队讲解村中文旅发展现状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近历史,不仅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更激发了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未来大学生更应将保护文化遗产为己任,把此次实践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行动,争做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中华文明的传播者。
图4 实践团队在北阳平村村委会合影
文:任诗妍 图:吴宇帆 梅子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寻迹·问俗——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实践队赴北阳平遗址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