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以“泰山”为喻,深刻阐释党员干部应有的作风与担当,强调“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像泰山一样稳如磐石、重如千钧”。这一生动比喻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锤炼干部队伍的又一思想指引。
“泰山之重”:作风建设的根基在“实”
总书记指出:“泰山以其‘稳’著称,党员干部的作风首先要‘实’——不务虚功、不搞形式,把群众利益扛在肩上。”这一论述直指作风建设的核心。近年来,从脱贫攻坚中的“精准务实”,到疫情防控中的“下沉一线”,再到抗洪救灾中的“逆行冲锋”,无数党员干部用行动诠释了“实”的内涵。
以山东泰安市为例,当地将“泰山挑山工”精神融入干部考核体系,要求党员干部“肩上有担、心中有责”。2023年,泰安全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万件,群众满意度达98.6%。市委书记杨洪涛表示:“总书记的比喻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像泰山石一样,经得起风雨、扛得住重压。”
“登泰山而小天下”:作风建设的境界在“高”
“登泰山而小天下,党员干部的作风还要有‘高’的追求——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利益所惑。”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干部作风树立了精神标杆。在浙江,当地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足迹,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到“八八战略”的顶层设计,引导干部以“国之大者”的视野谋划工作。
“过去我们抓经济,总盯着GDP增速;现在更关注共同富裕的‘成色’。”杭州市发改委主任孔春浩说,“这种转变,正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实践——只有胸怀大局,才能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6:1,为全国最低。
“责任重于泰山”:作风建设的关键在“担当”
“责任重于泰山,不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像泰山‘挑山工’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把责任扛到底。”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划出清晰底线。在乡村振兴一线,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继任者们,延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誓言,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科技攻关前沿,航天科技集团“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的青年骨干,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突破核心技术。
“担当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分析,“从脱贫攻坚到改革攻坚,从风险防控到民生保障,总书记以泰山为喻,就是要让干部明白: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职位越高,越要如履薄冰。”
结语:以泰山精神铸就时代丰碑
从“稳如泰山”的务实作风,到“登高望远”的战略格局,再到“重于泰山”的责任担当,总书记的泰山之喻,为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注入深刻内涵。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一比喻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干部队伍中的差距与不足;更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韧劲,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正如泰山巍然屹立,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新时代干部的作风之基,也必将承载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总书记借泰山喻作风:以“重如泰山”之责锤炼新时代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