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产业变革正以磅礴之势展开。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个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以绿色生产力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战略转型。这场由新思想引领的产业革命,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基因图谱。

技术突破催生新动能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球首条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产线已稳定运行420天,这项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的技术,将工业废气转化为高清洁燃油,碳转化效率达95%。这仅是绿色技术革命的冰山一角:宁德时代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60Wh/kg,成本较锂电池下降40%;隆基绿能推出的氢能装备实现每标方氢气电耗4.1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统计,2023年我国绿色低碳领域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7%,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8个月。

产业集群构建新生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全链条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佛山南海区的国家电投氢能产业园内,30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网络,从质子交换膜到氢燃料电池堆,从加氢站到冷链物流车,每个环节都闪耀着绿色智慧。这种集群化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复制:内蒙古依托风光资源建设零碳产业园,吸引40家新能源装备企业落户;江苏盐城打造海上风电综合利用基地,形成从叶片制造到智慧运维的完整产业链。数据显示,绿色产业集群使企业研发效率提升25%,生产成本降低18%。

制度创新激活新市场
市场机制的创新为绿色转型注入持久动力。全国碳市场上线两年来,累计成交额突破120亿元,重点排放单位减排成本平均降低15%。在浙江,生态环境部门试点"绿能积分"制度,企业通过购买绿电、建设分布式光伏等方式获得积分,可在税收减免、项目审批等方面享受优惠。更令人瞩目的是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22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超1.5万亿元,ESG主题理财产品规模突破800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绿色生产力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制高点。当光伏板在戈壁滩铺就"蓝色海洋",当风电机组在东海之滨奏响"绿色交响",当氢能重卡在雄安新区穿梭往来,一个由新思想引领的绿色产业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终将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