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蒜香飘溢,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在曲阜师范大学校园标志性景观前,“蒜香四溢”实践队的队员们整齐列队,一面鲜红的队旗在阳光下格外夺目,队员们眼神中满是对即将开启的乡村调研之旅的期待。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关切,他们踏上了前往山东省临沂市神山镇白泉村的征程。

图为“蒜香四溢实践队”合照(孟凡晨摄)

作为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白泉村种植大蒜的历史,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为深厚根基。多年来,大蒜种植早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是众多农户生计的“压舱石”。此次团队奔赴而来,怀揣着探寻产业密码的热忱——要深入挖掘从蒜田耕种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脉络,解码小小大蒜如何撬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活力引擎,在这片蒜香浸润的土地上,找寻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图为“中国第一村”崔口入口(郭希诺摄)

走进白泉村的大蒜大棚,整齐排列的钢架结构撑起透明棚膜,构建出相对稳定的小环境。棚内,嫩绿的大蒜苗长势旺盛,得益于大棚对温度、湿度、光照的精准调控,突破自然季节限制,实现错峰种植与采收。大棚种植模式,是白泉村大蒜产业发展的缩影。它有效延长种植周期,提升土地利用率,保障大蒜产量与品质稳定。同时,配合当地农业技术培训、专家指导,从土壤改良到科学管护,形成标准化种植体系,助力这一传统支柱产业适配现代农业需求,为乡村经济发展筑牢根基,也为其他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

图为白泉村大蒜大棚(李润东供图)

在白泉村的大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指出,白泉村所选大蒜品种十分关键,它们耐寒耐旱,蒜瓣饱满,蒜味浓郁,能很好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在种植环节,秋播是最佳时机,大蒜需在低温下完成春化,利于后续鳞茎发育。土壤条件也不容忽视,大蒜偏爱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这能让根系充分舒展、吸收养分。为避免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轮作必不可少,白泉村常与玉米、小麦等作物轮作。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收获满满。

图为农技指导实践教学(田宇轩供图)

收获时节,蒜农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弯着腰,熟练地将一颗颗饱满的大蒜从泥土中拔出,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掩盖不住他们脸上丰收的喜悦。一袋袋大蒜被整齐堆放,随后或是被运往加工厂,或是直接装车销售。

走进加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对大蒜进行分拣、清洗、切片、包装等工序。原本普通的大蒜,经过加工后变成了蒜片、蒜粉、蒜粒等多样的产品,身价倍增。这些加工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海外,让小小的大蒜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图为大蒜称重打包环节(徐子涵供图)

“蒜香四溢”实践队在此次调研中,深入了解了大蒜产业从种植、收获、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他们见证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强大助力,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也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土地上结出的丰硕果实。队员们深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个产业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而他们也将带着此次调研的收获,继续为乡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王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蒜香飘溢,青春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