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的重要时刻。60载风雨兼程,雪域高原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跨越,以蓬勃生机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经济腾飞:从千亿跨越到高质量发展
60年来,西藏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更令人瞩目的是,西藏从第一个千亿目标用了50年,而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如今正加速迈向第三个千亿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增速连续多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绿色矿业、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加速布局,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在日喀则,6000亩“黑青稞”种植基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从“高原口粮”到“富民产业”的蜕变,高品质青稞远销上海等地,成为烘焙市场的明星产品。山南措美风电场作为全球海拔最高风电项目,投产后可满足12万户家庭用电需求;阿里塔尔钦国际小镇二期建成,文旅产业为草原牧人开辟新机遇。
民生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60年间,西藏各族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农村居民达21578元,分别是1965年的121倍和199倍。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15年公费教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0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前的35.5岁提升至72.5岁,农牧民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
在拉萨八廓街,卓番林手工艺品店带动林芝、日喀则等地300余名农牧民转型为手工艺人,民族手工艺产品远销国内外。那曲班戈县牧民拉达依托公路网扩建成立建筑运输企业,年营收突破千万元,带动上百人就业。
生态屏障:守护“亚洲水塔”
作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西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区将50%以上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建立47个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标。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已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年固碳量22.91万吨,生态价值超14亿元。
在林芝巴宜区扎西岗村,67户村民中50余户开办家庭旅馆,依托生态资源吃上“旅游饭”。2024年,西藏设立43.98万个生态岗位,年发放补助超15亿元,让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文化传承:绽放时代光彩
60年来,西藏传统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世界文化遗产完成数字化保护,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京藏“双师课堂”让西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实现400余种大病不出自治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藏各族人民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古老文化到现代文明,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