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响应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药物与化工学院“耕读兴农•青语筑梦”推普先锋队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永丰镇冀洼村,开展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发展。
精准把脉:入户调研,倾听乡村“语”音
找准“乡音”密码,方能精准施力。抵达冀洼村后,队员们深入农户家中,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细致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和使用情况。调研发现,随着国家长期推广和义务教育普及,村民普遍具备听懂普通话的能力,但在日常生产生活的交流中,方言(主要为商洛本地话)仍是主要的沟通工具。谈及原因,村民们表示方言更亲切、更习惯,尤其是在老一辈村民中更为普遍。
在针对村内学龄儿童家庭的访谈中,队员们得到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村里的学校教学中,普通话的使用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家长们反映,老师们在课堂上基本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这为孩子们从小打下了良好的普通话基础,也显示出乡村教育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方面的显著成效。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团队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推普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数字赋能:走进直播间,探秘“洛味”出山
深悟农情,更需助力“出山”。为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如何借助现代营销手段走向全国,实践队前往位于洛南县的西北核桃物流园“洛味缘”直播间进行参观学习和直播体验。
在直播间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了解了洛南核桃这一全国驰名农特产品从网上下单、订单处理、基地精选、打包发货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运作模式。负责人还热情介绍了洛南县其他响当当的生态农特产品,如历史悠久的洛南豆腐等,讲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如何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将“洛味”送出大山、销往全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故事。
队员们更是勇敢地走上“前台”,在专业主播的指导下,尝试进行直播互动,体验了一把“新农人”的感觉。镜头前略显生涩但充满真诚的讲解,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以及掌握规范、流利的普通话在新时代农产品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青语筑梦:寓教于乐,点燃学习热情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团队精心策划了“青语筑梦”推普小课堂活动。在村委会活动室,队员们摇身一变成为“小老师”,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普通话学习体验。
青音训练: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和互动游戏,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开展个性化语音诊断、押韵诗朗诵等互动式教学,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普通话培训。团队采用一对一辅导与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重点针对声母、韵母和声调等发音要点进行系统纠音。同时为发音严重的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孩子们掌握标准发音技巧,培养规范的普通话语音习惯
青语秀场:举办“童声朗朗”创意发音比赛,通过趣味盎然的押韵诗朗诵和绕口令挑战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比赛将设置“自我挑战+互相挑战”等多个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发音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青韵传声:团队举办吟唱会,以“方言民谣+普通话吟唱+手势舞演绎”的形式,将《咏柳》《萱草花》等经典作品转化为可听可感的语言艺术。活动在韵律交融中,既展现普通话的规范之美,也彰显方言的文化根脉,实现了美育熏陶与推普实践的双重渗透。
青语传薪: 团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与故事会活动,精选《少年中国说》《唐诗里的中国》《七律·长征》等经典诗文,以“朗诵+讲解”形式,在示范朗诵中融入作品背景、作者生平及历史故事(如长征历史、唐诗文化),帮助学生理解内涵,在感受经典气势与豪情中,提升普通话语感和文化认同。
语伴课堂:以课后学业辅导为载体开展普通话应用活动,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辅导,针对性解决学生发音难点。同时融入绕口令挑战、“小小气象员”播报天气、“超市购物”情景剧、绘画描述、“你比我猜”等多元实践,还发放亲子任务卡与方言对照手册,助力提升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与文化认同。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活动结束后,队员们为表现优异和积极参与的小朋友颁发了精心准备的小奖品——印有中华文化元素的小扇子、寓教于乐的中国地图拼图等,激励他们持续学习、用好普通话。
耕读兴农:田间地头,体验丰收喜悦
实践队深刻理解“耕读兴农”的内涵,将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田野。队员们来到永丰镇冀洼村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基地,亲身体验了圣女果采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大家小心翼翼地穿行在翠绿的藤蔓间,亲手摘下颗颗饱满红润的果实,感受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民劳作的艰辛与喜悦。这不仅是一次劳动体验,更是一次生动的农业科普课,让队员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语技融合:远程中心续新篇
打破时空限制,让推普持续生辉。团队联合多方力量,在洛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普通话推广应用远程实践中心”。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及西安巴斯光年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构建“手机端随时学、电脑端专业教”的远程互动平台。这意味着,即便实践队离开,冀洼村的村民也能随时获得系统、专业的普通话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指导。同时,选拔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学生联合当地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村民组建远程教员队伍,经系统培训后,可持续为村民提供专业指导,为推普插上“数字化翅膀”。
青春筑梦,推普兴农在路上
为期数天的实践圆满结束。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耕读兴农•青语筑梦”推普先锋队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热情传播国语,用实践感悟振兴脉搏。从精准调研到趣味推普,从规范用字到田间劳作,从电商探秘到远程中心搭建,队员们不仅增长了才干,更将“耕读兴农”精神与“青语筑梦”使命紧密结合,以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推广普通话,服务无止境;助力乡村振兴,青春正当时!“耕读兴农•青语筑梦”推普先锋队将继续前行,让青春在推普兴农、服务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绚丽绽放,为乡村注入蓬勃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作者:赵晓宇 宋丽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青春筑梦•行——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学子赴洛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