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青春助老、传承红色、献礼“八一”——安徽农业大学“红色石榴籽”实践队赴祠山岗茶场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仲夏皖南,茶香氤氲。7月28日至8月1日,安徽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实践队“红色石榴籽”在广德市桃州镇祠山岗茶场社区开展为期5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聚焦民生关切、深耕红色文化沃土、倾情献礼“八一”建军节,以青春之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图1 图为实践队同指导老师的合影

一、情暖夕阳——“智慧助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小姑娘,教教我怎么给孙子发定位。”28日上午,祠山岗茶场社区笑声不断。队员们开设“银龄手机课堂”,一对一辅导10余名老年人拨打微信视频、设置闹钟、清理手机垃圾、拍摄照片等。一堂堂“银龄微课堂”,让老人们真切触摸到数字时代的温度,也换来了他们质朴又响亮的连声称赞。

图2 图为队员杨雅淇在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第一天下午,团队成员跟随社区网格员深入基层,走访并慰问老人,把问候与关怀送到居民身边,脚步所至皆是温情。

图3 图为实践队与社区老人合影

二、赓续血脉——“行走的思政课”串起广德红色印记

29日清晨,队员们走进广德市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并向烈士致敬。

图4 图为队员夏文文在广德烈士英名墙前敬礼

在广德博物馆,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支前油画让队员们驻足良久;广德图书馆“红色书吧”内,大家纷纷捧起《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读本,或站或坐,静声翻阅。

图5 图为实践队在广德博物馆“大美广德”屏幕前的合影

图6 图为队员高慧颖在广德图书馆阅读《井冈山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当日下午,队员们把课堂搬到绿水青山。在太极洞摩崖石刻前,他们研讨“地质奇观+红色研学”线路;卢村水库大坝上,同学们用镜头捕捉层叠荡漾的湖光胜景;在祠山岗茶场,队员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跟随制茶师傅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现场展示存入保鲜库的茶叶,大家在氤氲茶香中体悟一片叶子背后的匠心与乡村振兴的脉动,茶园秒变“沉浸式”思政课堂。

图7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的新鲜绿茶

图8 图为实践队与工作人员在茶厂的合影

三、军民鱼水——“庆八一”文艺汇演唱响双拥新篇

为迎接第98个建军节,实践队从抵达当日便投入桃州镇庆“八一”文艺汇演晚会筹备。他们跟随社区干部看望退役老兵,送去八一慰问信,聆听部队生活,感受到了老兵们对祖国浓浓的爱意。

图9 图为队长刘畅与“抗美援越”老兵徐光典同志促膝长谈

8月1日晚,社区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实践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柔美的嗓音诠释了青年们对祖国的热爱。随后,舞蹈《乘风破浪》、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选段、合唱《陈母问勇》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观众掌声雷动,将气氛推向高潮。

图10 图为“红色石榴籽”实践队合唱表演

图11 图为演出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五天里,队员们撰写调研报告1份,发布短视频8条,全网浏览量可观。团队负责人、安农大2023级英语专业学生刘畅说:“我们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把青春融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雅淇 高慧颖

指导教师: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张建荣

图片来源:杨雅淇 高慧颖 江玉婧 刘畅 吴菲凡 孙珊 夏文文 杨玉晗 胡玉蝶 梅国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青春助老、传承红色、献礼“八一”——安徽农业大学“红色石榴籽”实践队赴祠山岗茶场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