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片区域,我们哥儿几个已经把人疏散得差不多了!”2025年7月28日,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一场罕见的强降雨让村庄瞬间成为泽国。洪水裹挟着泥沙冲毁道路,部分房屋被淹至二楼,数百名群众被困在湍急的水流中。危急时刻,一群手持铲车、驾驶船只的村民挺身而出,用最朴素的工具与死神赛跑,其中一位“北京大哥”更是用铲斗“端”出了80余条生命,成为暴雨中最温暖的“逆行者”。
暴雨围村:80余条生命悬于一线
7月28日凌晨,密云区平均降水量突破200毫米,葡萄园村因地势低洼,洪水迅速漫过堤坝。村民回忆:“水涨得比人还高,电线杆都被冲倒了,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救援力量赶赴现场,但因道路损毁严重,大型设备难以抵达核心受灾区。
就在此时,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民间救援队”。“我们这里有铲车、有船,水性好的兄弟也多,不能干等着!”村民李建国(化名)一边喊着,一边跳上铲车。他驾驶的铲车因底盘高、动力强,成为洪流中的“生命方舟”。从清晨6点到中午12点,李建国连续往返10余趟,每次将铲斗放低至水面,让被困群众爬进斗内,再缓缓升起转移至安全地带。最终,他独自救出80余人,其中包括老人、儿童和孕妇。
民间智慧:铲车、渔船成“救命神器”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村民们的“土办法”发挥了关键作用。除了铲车,渔船也成为重要救援工具。村民王海(化名)驾驶自家渔船,在村东头的浅水区来回穿梭3趟,成功救出17人。“我从小在河边长大,熟悉水性,这时候必须站出来。”他抹着脸上的泥水说道。
更令人感动的是,村民们不仅自救,还主动为消防员带路。由于洪水冲毁了地标,外来救援人员难以辨别方向,村民们便手持木棍探路,引导消防车和冲锋舟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我们熟悉每一户人家,知道哪里有人被困。”村民张丽(化名)说。
官方联动: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截至7月28日24时,本轮强降雨已致北京30人遇难,其中密云区28人、延庆区2人。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0332人,密云区转移人数最多,达16934人。为应对灾情,北京市文旅局紧急关闭所有景区,暂停乡村民宿和露营地营业,并劝返游客。同时,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2亿元支持灾后应急恢复,武警部队和民间救援队也陆续抵达现场。
在葡萄园村的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吃着热饭,感慨万千。“要不是这些大哥,我们可能就没了。”一位获救老人哽咽着说。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继续,但村民们的英勇事迹已传遍全网,网友纷纷点赞:“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平凡人做了最不平凡的事!”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
从渔船到铲车,从木棍探路到铲斗救人,这场救援中没有高科技装备,却有着最纯粹的勇气与善意。当洪水退去,葡萄园村的墙壁上或许会留下泥渍,但村民们用行动刻下的“大爱”二字,将永远闪耀在人们心中。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灾难面前,总有一些人让我们相信——英雄从未走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北京村民勇救洪流:铲斗“端”出80余条生命,平凡英雄书写大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