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电车停放家中突燃大火 户主震惊:车辆闲置半月未动,电池隐患引安全警钟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居民楼内发生惊险一幕:一辆停放在客厅电动汽车突然自燃,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周边家具,所幸消防部门及时赶到将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令人费解的是,车主王先生明确表示,该车辆已“半个月未启动”,此次自燃事件再次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突发!客厅变火海,闲置电车“无端”自燃

据王先生回忆,事发当日凌晨2点左右,他正在卧室休息,突然被客厅传来的爆炸声惊醒。“起初以为是窗外施工,打开门就看到浓烟滚滚,火苗从车底蹿出来,不到一分钟整个客厅就烧起来了。”王先生心有余悸地描述道。

监控视频显示,车辆底部电池位置先冒出白烟,随后蹿出明火,火势在10秒内迅速扩大,并引燃了旁边的沙发和窗帘。消防部门出具的报告指出,起火原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但具体诱因仍在调查中。

“这辆车我平时开得很少,最近一次充电是半个月前,电量还剩60%就拔了插头。”王先生表示,他特意将车停在客厅远离卧室的位置,还关闭了所有电源,没想到仍发生意外。目前,王先生家中客厅已被烧毁,墙面剥落、家具化为灰烬,初步估算损失超过20万元。

电池安全再引争议:闲置状态为何成“定时炸弹”?

此次事件暴露出电动汽车在非使用状态下的潜在风险。业内专家指出,锂离子电池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因内部短路、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或外部高温等因素引发自燃。“电池就像一块‘隐形火种’,生产、存储、使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教授宋健分析称。

记者梳理发现,近三年内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案例:2022年广东某小区地下车库,一辆停放3天的电车自燃;2023年北京某4S店内,一辆展示车在充电完成后突发火灾……国家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火灾事故中,40%发生在车辆静止状态,且夏季高温期和冬季低温期为高发时段。

车企回应与行业反思:安全防线如何筑牢?

涉事品牌售后负责人回应称,已派技术团队协助调查,并承诺“若确认是产品质量问题,将全额赔偿用户损失”。然而,王先生对车企的检测流程表示质疑:“他们要把电池拆回工厂分析,但谁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会二次破坏证据?”

此次事件也引发行业对电池安全标准的讨论。目前,我国虽已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强制标准,但部分专家认为,现有测试多针对使用场景,对长期闲置、极端温度等边界条件覆盖不足。“建议增加电池‘健康度’实时监测功能,并通过OTA升级持续优化BMS算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提议。

截至发稿,王先生的车辆已被封存待检,而社交媒体上,#电车闲置安全#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亿。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大关,如何让“绿色出行”真正远离“火患”,成为整个行业必须回答的命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电车停放家中突燃大火 户主震惊:车辆闲置半月未动,电池隐患引安全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