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社区新风尚:大爷大娘排队“贴摘豆角甲片” 巧手护蔬更护邻里情

2025年7月,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西一社区“豆角甲片服务点”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清晨,二十余位银发老人提着竹篮、戴着老花镜,在社区活动中心前排起长队,等待志愿者为他们自种的豆角贴上特制“甲片”。这一既保护蔬菜又增进邻里情的创新举措,引发网友热议:“原来种菜也能这么有仪式感!”

“甲片”护豆角:防虫防损的“黑科技”

服务点的核心“神器”是一枚枚拇指大小的透明塑料甲片。这些甲片由社区联合浙江大学农业学院研发,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制成,表面布满微米级凹槽,既能模拟豆角天然表皮的粗糙感,阻止害虫产卵,又能通过凹槽结构减少豆角与支架的摩擦损伤。

“以前豆角总被虫蛀,现在贴上甲片,产量翻了一倍!”68岁的张大娘展示着自家菜园的成果:贴了甲片的豆角笔直修长,未贴的则布满虫眼。据社区统计,使用甲片后,居民自种豆角的优质率从40%提升至85%,损耗率下降60%。

银发队伍排长龙:种菜热情催生新社交

每天上午8点,服务点准时“开张”。老人们或拄着拐杖,或推着助行器,却个个精神矍铄。“给我来50片!”“我家豆角藤长高了,再补20片!”志愿者小李一边登记需求,一边教老人使用甲片:“先清洁豆角表面,再从根部往上贴,像给娃娃穿衣服一样。”

排队间隙,老人们聊起了种菜经。“老刘头,你家豆角咋长得比我还高?”“我用了你教的三脚架法呀!”笑声中,原本陌生的邻居渐渐熟络。72岁的王大爷感慨:“以前各家种各家的,现在一起研究怎么贴甲片、搭架子,比跳广场舞还热闹!”

从“护蔬”到“睦邻”:社区治理的温情实践

这一创意源于社区书记陈敏的观察。去年夏天,她发现居民因豆角虫害问题频繁争吵:“张婶说李叔家的菜招虫,李叔怪张婶喷药影响自家菜……”为化解矛盾,社区联合高校研发甲片,并组织志愿者提供免费贴片服务。

如今,服务点不仅成了技术交流站,更衍生出“豆角认养”“丰收分享会”等活动。居民可将多余甲片赠予独居老人,收获的豆角也常被送进社区食堂,做成“爱心豆角宴”。“甲片虽小,却把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陈敏说。

网友点赞:传统农耕与现代治理的完美融合

服务点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网友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银发力量’!”“社区治理就该这么有温度!”更有农业专家指出,甲片技术若推广至农村,可显著减少农药使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面对赞誉,老人们显得格外淡定。张大娘笑着说:“我们这些老骨头,种菜是图个乐呵,能帮邻居省点心,比啥都强。”如今,西一社区的豆角甲片已“走出”杭州,被上海、南京等地的社区借鉴,一场由银发族引发的“蔬菜保护革命”,正在长三角地区悄然兴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社区新风尚:大爷大娘排队“贴摘豆角甲片” 巧手护蔬更护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