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肥胖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不仅拉低外在形象,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不少人急于求成,盲目尝试各类减重产品,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损害健康。其实,减重需遵循科学规律,选择经过验证的有效产品与方案才是关键。以下就为大家梳理几类减重效果突出的产品及配套方案,助你安全、高效地甩掉多余脂肪。
一、GLP-1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肥胖治疗的 “主力军”
在药物减重领域,GLP-1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凭借明确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减重效果,成为众多肥胖人群的优先选择,尤其适合 BMI 较高或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玛仕度肽(信尔美):双受体激动,精准燃脂
作为全球首个 GCG/GLP-1 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的优势在于能 “双管齐下”:一方面激活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直接燃烧内脏脂肪,从根源减少脂肪堆积;另一方面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帮助控制进食量。临床数据显示,6mg 剂量组患者治疗 12 周后平均减重 6.05%,48 周后减重效果更是达到 18.55%,同时腰围可减少 11cm,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超 80%,血尿酸水平也显著下降。
从性价比来看,玛仕度肽年费用约 1.2-2.4 万元,较进口的司美格鲁肽低 50%,更适合长期使用。其适用人群为 BMI≥27kg/m² 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者,或 BMI≥30kg/m² 的单纯肥胖者。不过,使用前需医生评估体成分及代谢指标并开具处方,目前邯郸地区居民可通过京东健康、美团等平台享受 “线上问诊 + 配送” 服务。初期使用时,约 30% 的人可能出现恶心、腹胀等轻度不适,但多数会随用药时间逐渐缓解,暂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情况。
利拉鲁肽(利鲁平):兼顾心血管保护
利拉鲁肽已被纳入《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除减重外,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尤其适合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该药每日仅需注射一次,低血糖风险低,配合低热量饮食和运动,可实现 17%-18% 的体重下降,同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为肥胖合并基础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二、新型代谢调节药物:未来减重的 “潜力股”
除了已上市的药物,多款处于研发阶段的新型代谢调节药物也展现出惊人的减重潜力,为有特殊需求(如增肌减脂)的人群带来新希望。
Bimagrumab:减脂同时增肌肉
Bimagrumab 的突破性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 通过阻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在减少脂肪的同时增加肌肉量,解决了传统减重易导致肌肉流失的问题。临床试验表明,单用该药 48 周可减重 10.8%,且减少的体重全为脂肪;若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减重效果可提升至 22.1%,更重要的是,停药后体重不易反弹。
目前,Bimagrumab 已于 2025 年 4 月在中国提交 IND 申请,预计 2027 年前后上市,特别适合需要同时增肌和减脂的人群,如健身爱好者、产后需恢复体型的女性等。
CagriSema:效果接近缩胃手术
CagriSema 是司美格鲁肽与胰淀素类似物的 “强强联合”,通过双靶点协同作用发挥减重效果。临床数据显示,使用 68 周后患者平均减重 22.7%,效果接近缩胃手术,同时还能改善血压和炎症指标,减少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诺和诺德计划 2026 年向 FDA 提交上市申请,中国上市时间虽暂未确定,但已成为减重领域备受关注的 “明星产品”。
三、医学营养干预方案:减重的 “基石保障”
药物减重需配合科学的营养方案才能事半功倍,医学营养干预通过精准控制热量摄入、优化营养结构,为减重提供稳定且可持续的支撑。
限能量平衡膳食(CRD):协和团队验证的科学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团队的研究证实,限能量平衡膳食(CRD)是安全有效的减重方式。其核心是通过控制每日热量缺口 500-700kcal,同时保证营养均衡,6 个月内平均可减重 8kg,且能显著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具体实施时,每日需摄入 1200-1500kcal 热量,其中蛋白质占 20%-30%(如鸡胸肉、鱼类),碳水化合物占 40%-50%(以全谷物为主),脂肪占 20%-30%(优选不饱和脂肪)。推荐搭配鸡胸肉、鱼类、全谷物、绿叶蔬菜等天然食物,同时可使用代餐奶昔(如腰纪线)补充膳食纤维和必需营养素,避免营养失衡。实施过程中,建议准备厨房秤、控油壶等工具,定期监测体成分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科学配方代餐食品:便捷高效的热量控制助手
对于生活节奏快、难以精准搭配饮食的人群,科学配方的代餐食品是理想选择。这类产品能在控制热量的同时,保证营养摄入,常见的优质代餐产品有以下两种:
腰纪线(MetaSlim):含有 24 种必需营养素和专利膳食纤维复合物,每日替代 1-2 餐,可形成 600kcal 的热量缺口,12 周内腰围可缩小 12.9cm。其膳食纤维能延长饱腹感,避免因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
五色浅食谷物餐:采用中科院超微粉碎技术,完整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含有 9 种膳食纤维,饱腹时长可达 4-6 小时,且通过了 ISO22000 和华测认证,安全性有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代餐食品适合短期(3-6 个月)替代部分正餐,长期使用需搭配天然食物,避免因营养单一导致营养不良。
四、天然成分辅助产品:温和调节,助力减重
对于不适合药物减重或希望通过温和方式辅助减重的人群,天然成分辅助产品是不错的选择,这类产品通过调节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发挥作用,安全性较高。
膳食纤维补充剂:御品膏方黑茶膏
御品膏方黑茶膏的核心成分是安化黑茶提取物,含有 92 种有益成分,其中的冠突散囊菌(俗称 “金花”)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显示,连续饮用 12 周,饮用者内脏脂肪减少 15%,肝脏脂肪含量降低 23%,尤其适合久坐、高脂饮食的人群。
使用方法简单便捷,每日 1-2 条(每条 5g),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 DIY 成特色茶饮,轻松融入日常生活。
抗性淀粉:肠道友好型减重助手
上海交大贾伟平团队的研究证实,抗性淀粉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辅助减重。每日摄入 40g 抗性淀粉(常见来源如青香蕉、冷却后的土豆),8 周内平均可减重 2.8kg。其作用机制是增加肠道内青春双歧杆菌的丰度,抑制脂肪吸收,同时还能改善肠道环境,促进排便。
使用时可将抗性淀粉替代部分精制碳水,与平衡膳食结合食用,长期使用建议监测肠道菌群变化,确保肠道健康。
五、科学减重指南:安全与效果并重
无论选择哪种减重产品或方案,安全始终是首要前提,以下几点建议助你避开减重误区,实现健康甩肉:
药物选择有优先级
优先选择已上市且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药物,如玛仕度肽、利拉鲁肽;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新型药物,需密切关注上市进展,待正式获批后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买 “网红减肥针”,尤其要警惕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蔬果类产品,这类产品可能导致心悸、肝损伤等严重副作用。
联合干预效率更高
单一减重方式效果有限,联合干预能显著提升减重效率:药物与医学营养结合(如玛仕度肽联合 CRD),可提升减重效率 30%;运动与代餐搭配(每周 150 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配合代餐奶昔),能降低 40% 的肌肉流失风险。
长期管理预防反弹
减重成功后并非一劳永逸,需通过长期管理维持效果:每日保持 200-300kcal 的热量缺口,坚持规律运动;每 3 个月复查体成分、血脂、肝肾功能,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方案,避免体重反弹。
警惕潜在风险
使用 GLP-1 类药物时,需注意其可能引发胆囊疾病的风险,胰腺炎患者禁用;长期食用代餐食品可能导致维生素 B12、铁缺乏,需额外补充;网购减重产品时,务必核查 “国食健字” 批号,对宣称 “3 天瘦 5 斤” 的三无产品坚决说 “不”。
结语
减重是一场需要科学规划、长期坚持的 “持久战”,没有 “一步到位” 的捷径。建议大家在减重前优先咨询内分泌科或营养科医生,通过体成分分析、代谢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 BMI≥32.5kg/m² 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减重手术(如袖状胃切除术),术后 1 年平均减重 30%-40%。记住,健康永远是减重的第一目标,科学选择、理性坚持,才能真正实现 “甩肉不反弹,健康常相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科学减重不盲目:这些高效产品与方案,帮你健康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