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与创新成果,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的参展规模创下同类展会历史新高,成为大会最受瞩目的焦点。

人形机器人“军团”集结,规模空前
本届大会展区面积达5万平方米,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展出1500余件展品,首发新品超100款。其中,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集体亮相,涵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集成的全产业链玩家,数量较去年增长近一倍,创下全球机器人展会中人形机器人参展规模的新纪录。
参展企业中,既有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国内头部企业,也有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优必选展示了全球首款具备自主换电能力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其搭载的“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可灵活适配多场景任务;宇树科技则带来了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凭借高动态运动能力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中科新松推出的睿可MR73A双臂机器人,通过“双臂柔顺控制”技术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操作,成为工业柔性生产的“多面手”。
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双轮驱动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双重推动。在技术层面,国内企业已攻克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灵巧手、仿生关节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率突破70%,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例如,优必选通过与特斯拉合作研发AI算法,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达闼科技开发的5G云端大脑,可实现百万台机器人的协同作业,推动工业物流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商业落地方面,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9051万元订单,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单笔合同金额纪录;智元机器人与京东、宁德时代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中科新松的睿可系列机器人已应用于汽车、新能源、3C电子等领域的产线柔性协作,填补了传统自动化方案的盲区。
资本与政策共筑产业生态
人形机器人的火热,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达87起,披露融资金额超109亿元,众擎机器人、星海图等企业相继完成超亿元融资,头部企业估值突破10亿美元。与此同时,科创板IPO审核提速,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企业已启动上市进程,资本市场正成为产业扩张的“助推器”。
政策层面,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例如北京发布的《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培育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的目标。
未来展望:从“技术狂热”到“生态共赢”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但挑战依然存在。当前,行业仍面临软硬件系统集成难度大、关键算法可靠性不足、量产成本控制难等“四重门”。对此,企业正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场景复制能力提升和供应链可控性强化等路径寻求突破。例如,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投放近百台机器人采集真实场景数据,加速构建数据工厂;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80%的数据来自实际实训,以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正如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所言:“人形机器人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的竞争。”随着技术、资本、政策的协同发力,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狂热”阶段迈向“生态共赢”的新阶段。未来,这些“钢铁伙伴”有望在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家庭陪伴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边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