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歌手“旺仔小乔”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因涉嫌虚假承诺诱导打赏,其“榜一大哥”公开发布律师函,要求全额返还80万元打赏款项。这场纠纷不仅撕开了直播行业“情感经济”的灰色地带,更将主播与粉丝间复杂的利益关系暴露无遗。
天价打赏:榜一大哥的“情感投资”血本无归
据“榜一大哥”账号“别难过”发布的律师函显示,自2024年10月起,其累计向抖音平台充值80万元,其中50余万元用于打赏“旺仔小乔”直播间,剩余30万元则投入其语音厅。打赏动机源于主播的系列承诺:直播间宣称“消费至20级灯牌可添加私人微信”,并私下承诺提供年度周边、签名照、演唱会门票及线下见面机会。为维系这份“虚拟亲密关系”,该粉丝一周内狂刷24个“嘉年华”(每个价值3000元),却始终未兑现任何承诺。
更令其心寒的是,当要求兑现承诺时,主播以“公司规定”“等级不够”等理由搪塞,甚至在直播间公然引导粉丝对其网暴。律师函指出,“旺仔小乔”的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要求其5日内全额退款并停止诱导打赏,否则将通过司法程序追责。
信任崩塌:从顶流到“全网封禁”的坠落
这场纠纷并非孤立事件。此前,“旺仔小乔”已深陷多重争议:
- 蒙面演唱会翻车:原计划于8月9日举办的“探寻者”演唱会因“艺人身体原因”延期,最高票价达968元却全程不露脸,被批“收割粉丝智商税”;
- 道歉信抄袭风波:7月26日发布的致歉信被查重工具检测出97.18%的抄袭率,公信力彻底崩塌;
- 原唱争议:直播中宣称《年轮》原唱仅为张碧晨,否认汪苏泷创作身份,引发版权方强硬回应,汪苏泷工作室宣布收回歌曲授权;
- 拖欠工资丑闻:被曝拖欠员工薪资,甚至带壮汉上门威胁合伙人,进一步损害公众形象。
截至目前,“旺仔小乔”抖音粉丝数已从2344.8万暴跌至1809.3万,掉粉超535万,多平台账号被禁言或禁止关注,职业生涯濒临终结。
法律争议:赠与、违约还是诈骗?
针对此案,法律界存在两种观点:
- 诈骗罪难成立: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指出,成年人应对打赏行为负主要责任,主播未明确拒绝履约且演唱会确已举办,难以构成刑法上的欺诈。
- 民事违约可追责:泽槿律师事务所付建认为,若主播承诺与打赏直接关联且未履行,可能违反《民法典》中“赠与附义务”条款,粉丝有权要求撤销赠与并索赔。
类似案例中,法院多以“自愿打赏”为由驳回退款请求,但若主播存在长期情感操控或虚构事实,用户仍可能通过民事诉讼追回部分损失。
行业警钟:直播打赏的“情感套路”该收场了
这场纠纷暴露了直播行业的核心矛盾:主播通过模糊承诺刺激消费,平台对“画饼”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由用户承担风险。业内人士透露,主播常以“家人”“唯一”等话术建立情感绑架,但承诺兑现率不足10%。
“当‘虚拟陪伴’沦为敛财工具,法律应成为用户最后的防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指出,此案或推动行业监管升级,例如要求主播承诺书面化、平台设立打赏冷静期等。
网友热议:谁该为“天价打赏”买单?
事件引发两极分化舆论:
- 嘲讽派:“月入1000元生活费却打赏80万,这智商税交得彻底!”
- 同情派:“主播利用抑郁症患者情感需求割韭菜,毫无底线!”
- 理性派:“平台抽成50%却不对售后负责,才是最大赢家。”
目前,“旺仔小乔”尚未回应律师函,但其团队已紧急取消所有公开活动。这场纠纷会否成为直播行业监管转折点?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份被曝光的“榜一大哥”维权案例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退钱!网红“旺仔小乔”被“榜一大哥”发律师函,直播打赏纠纷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