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上课听着听着就走神,写作业时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玩橡皮,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其实,专注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科学培养的能力。
研究表明,孩子的专注力随大脑发育呈阶梯式增长,从婴幼儿期的短短几分钟,到学龄前的15分钟左右,再到小学阶段的20-40分钟。游戏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最佳方式之一。今天介绍的这6个被科学验证的亲子游戏,每天只需花费10-15分钟,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01 舒尔特方格:视觉专注力的经典训练
舒尔特方格是心理学上公认有效的注意力训练方法。玩法很简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5×5的方格,随机填入1-25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顺序快速找出并读出每个数字。
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每天坚持练习5分钟,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视觉专注力和反应速度。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从3×3的九宫格开始练习,随着能力提高再增加难度。
建议家长与孩子进行比赛,看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能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研究表明,7-8岁儿童完成25格表格的时间通常在30-50秒,通过持续练习,成绩会不断提高。
02 听觉捕手:提升听课效率的法宝
很多孩子上课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听觉注意力不足。听觉捕手游戏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家长快速念出一串混合内容(如“苹果、7、小狗、A、雨伞”),要求孩子在听到特定类别(如数字或动物)时做出相应动作。
这个游戏能有效锻炼孩子的听觉专注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孩子尤为适用。
类似游戏还有“传悄悄话”:家长用悄悄话的形式对孩子陈述一个事实,然后让孩子用同样的形式传递给其他家人。传话内容可以逐渐变长、变复杂,以此训练孩子的听觉记忆和注意力。
03 反口令游戏:打破思维定式的妙招
这是一个简单却极有效的游戏:家长说一个口令,孩子需要做出相反的动作。比如,说“向前一步走”时,孩子应向后退一步。
反口令游戏有助于提高专注力,破除思维的定式和思维惯性。孩子需要在听到指令后迅速抑制本能反应,思考相反的动作,这一过程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这个游戏还可以衍生出多种玩法,如“听到水果举右手,听到动物举左手”等。全家人一起参与会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创造欢乐的亲子时光。
04 迷宫探险:培养视觉追踪能力
迷宫游戏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培养专注力的有效工具。孩子需要从迷宫起点出发,画出一条不触碰墙壁的通往终点路线。
迷宫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视觉专注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于那些写作业经常粗心大意的孩子效果立竿见影。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不同主题的迷宫路线,如蜜蜂采蜜线路、汽车行走线路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05 积木搭建大比拼:在创意中专注
给孩子一个主题(如“未来都市”或“太空探险”),在限定时间内用积木进行搭建。过程中,家长可适度制造一些干扰(如播放轻柔的音乐),观察孩子能否保持专注。
这个游戏的秘诀在于当孩子面临有挑战性的目标时,会自然集中注意力。当孩子完成任务后,家长应及时给予具体赞扬,如“尽管有干扰,你依然能专心完成搭建,真了不起!”这样的正面反馈会强化孩子的专注行为。
类似的游戏还有“竖硬币”,让孩子在平整的桌面上尝试将硬币竖立起来。这个活动能让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及控制力。
06 故事接龙:语言与注意力的双重训练
家长讲述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聆听,并用自己的语言继续发展故事情节。在接龙过程中,孩子需要准确记忆故事细节,并保持逻辑连贯。
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专注力,还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许多孩子通过这样的游戏逐渐培养了对写作的兴趣。
类似游戏还有“复述数字”:家长报出一串数字,让孩子复述,每轮增加一位数。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既锻炼了记忆力,又锻炼了注意力。
每天抽出10-15分钟,与孩子共同进行这些游戏,你会发现孩子不仅专注力提升,完成作业不再拖沓,课堂听讲也更加认真。
游戏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研究表明,坚持21天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给予耐心鼓励,让活动过程充满乐趣。记住,在温馨的亲子互动中培养的专注力,将成为孩子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环球视察网 » 孩子专注力差?试试这6个被科学验证的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