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制片人于正在社交平台公开力挺演员赵露思,并抛出惊人提议:“和露思合伙开家面馆,名字就叫‘正思面道’!”此言一出,迅速登上热搜榜首,网友纷纷调侃:“娱乐圈跨界创业又添新案例”“从师徒到合伙人,这波操作666”。这场看似突发的互动,实则暗藏娱乐圈人脉变现与商业布局的新趋势。
于正“护短”引爆话题:从争议到合伙的戏剧性转折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赵露思新剧《许我耀眼》的路透照争议。部分网友认为其造型“撞脸”另一位女星,引发关于“审美单一化”的讨论。对此,于正连发三条微博力挺:“露思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的灵气和努力有目共睹,某些评论太刻薄!”随后话锋一转,提出与赵露思合伙开面馆的设想,并配文:“吃货的友谊从一碗面开始,生意好坏不重要,开心就行!”
赵露思迅速回应:“于老师,面馆我投资,您负责拉客!”两人一来一往的互动,瞬间化解了此前的争议氛围。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公关手法,被网友称为“娱乐圈危机公关新范本”。
跨界合伙背后:明星副业从“玩票”到“生态链”
事实上,明星开餐饮店并非新鲜事。陈赫的“贤合庄”、薛之谦的“上上谦”曾红极一时,但近年因食品安全、经营不善等问题频发,暴露出明星副业“重流量轻管理”的弊端。而于正与赵露思的合伙提议,却被业内视为“升级版玩法”:
- 人设互补:于正以“毒舌制片人”形象著称,赵露思则因“甜妹”性格圈粉无数,两人组合自带话题度;
- 资源整合:于正手握影视IP资源,赵露思有庞大年轻粉丝基础,面馆可联动影视宣发,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
- 风险共担: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拟采用“小而美”的轻资产模式,首店选址横店影视城,主打“剧组盒饭升级版”,目标客群精准定位影视从业者及游客。
“这不再是简单的明星开店,而是构建文化消费生态。”商业分析师张磊指出,“未来可能延伸出面馆主题微综艺、联名周边等产品,形成闭环商业链。”
争议与隐忧:娱乐圈“人情生意”能走多远?
尽管计划看似完美,但网友仍提出质疑:
- 专业度存疑:于正曾因“抄袭门”陷入舆论漩涡,赵露思也因“手滑点赞”等事件屡遭非议,两人能否经营好实体生意?
- 利益分配风险:娱乐圈合伙纠纷屡见不鲜,此前某男女团成员因餐厅收益分配不和对簿公堂,前车之鉴犹在;
- 过度消费人设:有评论认为:“明星把私人情谊变成商业筹码,长期来看可能消耗观众好感度。”
对此,于正回应:“我们不是一时兴起,面馆将由专业团队运营,我和露思只负责创意和品控。”赵露思工作室也发布声明,强调“项目尚在筹备阶段,会谨慎推进”。
娱乐圈副业新趋势: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近年来,明星创业逐渐从个体行为转向资源整合。例如,黄晓明与Angelababy曾合资开设奶茶店,利用双方粉丝经济实现双赢;李冰冰、任泉等“老友记”成立Star VC,跨界投资科技领域。于正与赵露思的合伙,或许预示着“娱乐圈小团体”正通过副业深化利益绑定。
“当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明星需要寻找新的现金流入口。”资深经纪人王女士透露,“而与信任的同行合伙,能降低试错成本,提高成功率。”
目前,已有投资方接触“正思面道”项目,首轮融资估值达5000万元。这场由一碗面引发的商业风暴,究竟是昙花一现的炒作,还是娱乐圈副业升级的里程碑?或许要等面馆开业那天,才能见分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于正力挺赵露思:跨界合伙开面馆引热议,娱乐圈“师徒情”变商业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