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黑龙江考生389分“捡漏”双一流郑州大学:小概率事件引发热议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季,一则“黑龙江考生389分考入郑州大学”消息在网络引发热议。这位考生因以远低于该校往年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被录取,被网友戏称为“捡漏王”。这一事件不仅让公众对高考志愿填报的“运气成分”产生讨论,也引发了对招生政策、高校录取规则的深入思考。

389分“逆袭”:招生计划未满成关键

7月22日,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公布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本科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郑州大学物理类003组(化学)最低投档线仅为389分。该专业组计划在黑龙江招收133人,涵盖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机械类等18个专业。然而,由于今年报考人数不足,该专业组未招满,最终以389分作为最低投档线,其中语数之和154分、外语88分、首选科目31分、再选最高62分、再选次高54分。

对比郑州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的录取情况,其土木类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00分,而黑龙江2024年、2025年物理类一本线均为360分。这意味着,今年这位389分的考生以仅超一本线29分的成绩,成功进入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实属罕见。

招生考试院回应:服从调剂即可录取,但仅是个例

针对这一现象,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证实情况属实,并解释称:“该专业组今年未报满,389分是报考考生中的最低分,因此投档线较低。如果考生服从调剂,就一定会被录取。”不过,工作人员也提醒考生和家长,此类“捡漏”事件仅是个例,不能作为志愿填报的参考依据,更不能抱有“赌一把”的心态。

石家庄铁道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军则从专业角度分析称:“‘捡漏’是小概率事件,由多种概率叠加导致,不可复制。若考生盲目冲刺,意图‘捡漏’,很可能会导致志愿滑档。”

公众热议:运气与实力的博弈

事件曝光后,网友观点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这位考生“运气爆棚”,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幸运儿”;也有网友质疑,低分考生进入高水平大学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甚至对其他考生不公平。

事实上,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下,高校各专业组的投档线由报考考生分数决定。若某专业组报考人数不足或高分考生集中报考其他专业组,便可能出现“断档”现象,导致投档线大幅下降。郑州大学此次在黑龙江的“爆冷”,正是这一规则的体现。

理性看待:志愿填报需稳妥为先

尽管“捡漏”事件引发关注,但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此类极端案例。郑州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主流专业录取分数线仍保持高位。例如,该校2025年在河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93分,高出本科线166分;在黑龙江物理类另一专业组(不限)投档线也高达565分。

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稳妥选择与自身分数匹配的院校和专业,才是降低风险、提高录取概率的关键。正如王军主任所言:“志愿填报需结合兴趣、分数和招生计划,避免盲目冲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黑龙江考生389分“捡漏”双一流郑州大学:小概率事件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