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2025智能汽车终极对决:L4自动驾驶落地城市清单公布

方向盘后空无一人,车辆自如穿梭——中国L4级自动驾驶时代正式启幕,五座先锋城市率先进入全域开放新阶段。

 

2025年成为中国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7月20日,工信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新规,允许在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五座城市​​开展L4级自动驾驶汽车全域商业化运营,并首次取消安全员随车要求。

这项自8月1日起实施政策,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正式从测试示范迈入​​规模化商业落地​​阶段。全球自动驾驶竞争格局因此改变,中国城市成为技术应用的最前沿试验场。


01 政策破冰:从实验室走向开放道路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新修订的《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不仅明确了五座试点城市,更系统性地规定了​​事故责任划分原则​​。

根据新规,若事故主因被判定为自动驾驶系统算法缺陷,车企需承担70%-100%责任;如因道路标识错误或突发不可控路况所致,交管部门与车企按3:7比例分担。

政策同时设置了严格技术门槛:L4级车辆必须满足极端天气下的应急接管能力,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分辨率需达到​​200线以上​​,芯片算力要求提升至500TOPS。

数据安全底线也被筑牢:强制要求自动驾驶系统在本地存储关键决策数据(如刹车前30秒感知信息),且严格禁止向境外传输实时路况信息。

02 城市布局:五城先锋,多点开花

试点城市选择体现了​​战略布局​​思维。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这五座城市各具特色,涵盖了超大城市、山地地形、沿海环境等多种场景。

上海首批开放浦东区域,广州开放南沙等核心区域,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较好,有利于L4级自动驾驶快速落地。

除五座全域开放城市外,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布局L4级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百度Apollo已在​​19个城市​​的部分区域获得全无人驾驶商用牌照或示范运营牌照,包括北京、武汉、长沙、成都等。

济南起步区已开通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2辆自动驾驶公交车进入示范运营阶段,12辆无人物流车已获牌照开始测试运营。

03 技术竞赛:巨头争锋万亿市场

L4赛道技术门槛大幅提升,引发智能汽车巨头新一轮竞争。华为ADS 3.0、特斯拉FSD中国版已通过​​首批技术认证​​,获得入场券。

百度Apollo宣布8月在广州上线完全无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单程定价预计低于传统网约车15%。截至2024年6月,百度萝卜快跑已完成订单1200万,运营里程超2亿公里。

车企战略重心正从“车辆销售”转向“​​出行服务运营​​”。蔚来汽车成立独立子公司“蔚来自动驾驶出行”,计划在2025年底前投放1万辆具备L4能力的改款ET7车型。

滴滴出行与比亚迪联合研发的“无驾驶座L4定制网约车”通过取消方向盘和驾驶席,提升乘客空间和行李舱容积30%,重塑了车辆设计理念。

04 产业链爆发:感知硬件与智慧道路

高精度地图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80亿元​​。四维图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已斩获深圳全域地图服务大单。

车路协同基础设施需求激增,智能路侧单元、边缘计算设备等改造投入巨大。五座试点城市首批改造投入将超过200亿元。

激光雷达作为L4级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规要求的200线以上分辨率门槛,推动了高端激光雷达市场需求。

芯片算力要求从2024年的250TOPS提升至500TOPS,实现翻倍增长,推动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升级换代。

05 用户体验:出行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用户需通过车企官方APP完成​​实名认证​​方可使用L4服务。行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可通过预设语音指令(如“紧急接管”)启动备用模式,系统将在10秒内切换至人工可控状态。

行程结束后,用户可查阅“行程决策日志”,了解车辆感知、决策过程。这种透明化设计增强了用户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度。

在暴雨、强逆光等极端场景下,系统可能自动降级至L2辅助驾驶模式。建议用户出行前通过APP查询“实时自动驾驶可用区域”状态。

价格方面,L4级自动驾驶服务具有明显优势。百度Apollo无人出租车价格比普通网约车便宜15%,使出行成本显著降低。

06 挑战与限制:安全、成本与基础设施

尽管前景广阔,L4级自动驾驶仍面临多重挑战。​​数据隐私保护​​(如乘客生物信息、行程轨迹)的法规细则尚待完善。

老旧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滞后,成为规模化落地的关键瓶颈。特别是在老城区,道路改造费用高昂,进度较慢。

保险费用方面,L4级自动驾驶汽车需缴纳专属“自动驾驶责任险”,年度保费8000元起,比传统车险高约50%,增加了运营成本。

车辆成本仍然高昂,目前市售L4车型起价三十多万元,比同配置普通车贵40%。电池保修期可能缩短至6年,因为自动驾驶算力模块耗电量大。

07 未来展望:从五城走向全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至2025年底,五座试点城市L4级车辆保有量有望突破​​10万辆​​。到2027年,试点范围预计扩大至20个城市,L4服务渗透率有望达到15%。

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L4自动驾驶汽车载客量600万人次。随着规模化生产推进,L4级自动驾驶汽车成本将逐步下探,更多人能够体验这一技术。

技术发展方面,专家预测L4级自动驾驶将在3-5年内逐步成熟。华为有高层透露,将在2026年推进L4商业化落地,普通人购买L4级自动驾驶汽车可能要到2027年以后。

未来,L4级自动驾驶不仅将改变出行方式,更将带动智能座舱、车联网等关联产业形成超5000亿元市场规模,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生态。


L4级自动驾驶城市的公布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政策藩篱的破除,一场围绕技术、商业模式与用户体验的“立体化竞赛”已经鸣枪。

无论是深耕纯视觉路线的特斯拉,还是押注激光雷达融合方案的华为、百度等本土力量,乃至积极转型的传统车企,谁能在“安全、成本与体验”这个不可能三角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将在这场​​重塑未来出行​​格局的万亿级竞逐中占据制高点。

中国的无人驾驶时代,正从五座城市加速驶向全国,一个全新的出行世界正在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2025智能汽车终极对决:L4自动驾驶落地城市清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