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球CRM巨头Salesforce的最新裁员消息再次刺痛科技行业神经。继今年早些时候裁撤4000名客户支持岗位后,该公司又被曝出进一步裁减93名员工,涉及技术、运营等多个部门。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折射出AI技术对传统就业市场的深度冲击,更引发了“人类饭碗能否在AI时代保住”的广泛讨论。
裁员背后:AI效率革命的“双刃剑”
Salesforce此次裁员的核心驱动力,是其自主研发的AI客服系统Agentforce。该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化流程等技术,可独立处理客户咨询、工单分配等任务。据公司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公开透露,Agentforce已承担公司内部高达50%的工作量,直接导致客户支持团队规模从9000人缩减至5000人。此次裁撤的93个岗位,则被视为对AI效率提升的进一步“优化”——当AI能够以更低成本完成重复性工作时,人类员工的不可替代性正被重新定义。
然而,AI的“效率神话”并非无懈可击。尽管Salesforce声称裁员后服务质量不受影响,但部分员工透露,AI系统在处理复杂客户需求时仍存在误判,需人工介入修正。更有行业分析师指出,科技公司借AI之名裁员,实则可能掩盖战略调整的真实意图。例如,Salesforce今年股价累计下跌23%,裁员或与其应对市场压力、向投资者证明“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有关。
行业震荡:AI裁员潮蔓延至核心岗位
Salesforce的案例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全球科技行业已掀起多轮AI相关裁员潮:
- 软件工程岗:贝尼奥夫曾公开表示,因AI工具使开发效率提升超30%,Salesforce将暂停招聘软件工程师;
- 内容创作岗:某知名媒体公司引入AI生成新闻后,裁撤了30%的编辑团队;
- 制造业:特斯拉超级工厂通过AI质检系统,减少了40%的一线质检员。
人力资源顾问劳里·鲁蒂曼(Laurie Ruettimann)警告:“AI的冲击已从客服、数据录入等基础岗位,蔓延至程序员、设计师等高技能领域。单靠人脉或经验已无法保住工作,职场人必须主动学习AI工具链、参与核心项目,才能构建不可替代性。”
生存法则:人类与AI的“新协作模式”
面对AI的步步紧逼,职场人并非完全束手无策。Salesforce的裁员策略中,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尽管削减了技术岗位,但公司仍计划增招1000—2000名销售人员。贝尼奥夫直言:“我们需要人类向客户解释AI的价值。”这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AI负责效率,人类负责价值。
- 转向高附加值领域:如AI训练师、伦理顾问、人机协作设计师等新兴职业,需人类深度参与AI系统的优化与监管;
- 掌握“AI+专业”技能:例如,律师需学习法律AI工具以提升文书处理效率,医生需借助AI辅助诊断但保留最终决策权;
- 培养“人机共情”能力:在客户服务、心理咨询等场景中,人类对情感需求的洞察仍是AI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展望:职场竞争进入“AI差距”时代
Salesforce的裁员风暴,本质上是科技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AI密集型”转型的缩影。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8亿个工作岗位被AI取代,但同时也会催生新的职业形态。这场变革中,真正的危机不在于AI抢走饭碗,而在于人类是否愿意跳出舒适区,在AI的辅助下重新定义自身价值。
正如GitHub首席执行官所言:“最聪明的公司会雇佣更多工程师——不是减少,而是让他们与AI协作,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职场人而言,与其恐惧AI,不如将其视为提升效率的“外脑”,在人机协作中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毕竟,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最终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非毁灭。这一次,或许也不例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还能在AI手下保住饭碗吗?Salesforce再裁员93人引行业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