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成都世运会柔术项目迎来历史性时刻。在肢体残疾混合双人柔术决赛中,中国组合李雨财/郭奥以167:162力克德国组合朔贝尔/雅恩,夺得世运会历史上首枚残疾人柔术金牌。这枚金牌不仅是中国代表团本届赛事的第15枚金牌,更标志着残疾人柔术正式登上世界顶级综合性赛事舞台。

历史性突破:从无到有的里程碑
残疾人柔术是本届世运会新增的正式比赛项目,包含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三个小项,每项均要求双人组合参赛,且至少包含一名残疾运动员。中国队派出李雨财/郭奥(肢体残疾)、王文强/潘天佑(视力残疾)两对组合出战。在率先进行的肢体残疾混合双人决赛中,李雨财佩戴假肢与健全人搭档郭奥完成六组高难度动作,包括双人摔击、地面控制等,最终以5分优势险胜德国组合。
“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刻!”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柔术首次入世运会即夺冠,证明中国残疾人体育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数据显示,中国代表团已在本届世运会斩获18金6银2铜,连续三日领跑金牌榜。
金牌背后:超越残障的默契与信念
赛后,激动不已的李雨财佩戴假肢在领奖台上跳跃庆祝:“为国争光就是高兴!感谢残联和国家队,我们会继续发扬拼搏精神!”这位因意外失去右腿的运动员,用三年时间从柔术“小白”成长为世界冠军。而他的搭档郭奥,作为健全人运动员,始终以“辅助者”姿态默默支持:“体育没有界限,我们靠心灵感应配合。”
在视力残疾混合双人赛中,15岁小将潘天佑与视障运动员王文强的组合虽以150:155惜败德国,仍收获银牌。比赛中,潘天佑通过声音引导王文强完成动作,两人赛后互相搀扶领奖的画面感动全场。“他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少年。”王文强说。
全球共鸣:体育打破偏见的力量
本届世运会柔术赛场见证了多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突破。意大利纳波利兄弟组合(哥哥乔瓦尼健全,弟弟彼得罗患唐氏综合征)夺得智力残疾混合双人金牌;匈牙利选手特勒什获女子寝技无差别级冠军;以色列选手莱德继男子77公斤级后,再夺无差别级金牌。
“我的弟弟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乔瓦尼含泪表示,“带他夺冠是我最大的荣耀。”这种情感共鸣与中国组合的夺冠故事形成跨文化呼应。正如国际世运会主席佩鲁莱纳所言:“残疾人柔术的加入,让世运会真正成为‘所有人’的盛会。”
未来展望:从成都走向世界
随着柔术项目收官,泰国队以3金登顶该项目奖牌榜,中国队紧随其后。但中国残疾人柔术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据国家队教练透露,目前全国已有超200名残疾人柔术注册运动员,成都世运会的金牌将极大推动项目普及。
“这枚金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李雨财说。当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升起时,现场观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这抹“中国红”在世运赛场格外耀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环球视察网 » 世运会柔术收官!中国队获得残疾人柔术历史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