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南京照相馆》:以光影为笔书写时代温情,为何被赞“年度最治愈华语片”?

“当快门按下瞬间,我们不仅定格了笑容,更留住了时代的呼吸。”正在全国艺联专线热映的文艺片《南京照相馆》,凭借其细腻的情感刻画与厚重的历史质感,在清明档期脱颖而出,豆瓣评分8.3,猫眼购票评分9.1,成为今年华语影坛一匹黑马。这部以南京一家老照相馆为背景的影片,为何能让观众“笑着流泪”走出影院?记者从叙事、影像、主题三重维度解析其口碑密码。

叙事:用一张照片串联三代人的命运浮沉

影片以1949年至2019年为时间轴,聚焦南京新街口一家名为“时光映像”的照相馆。从老板程师傅用德国老相机记录解放军入城,到孙子程小川用数码设备拍摄年轻人的婚纱照,三代人用镜头见证了南京城的沧桑巨变。导演李明远采用“以物观史”的叙事手法,通过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浪潮紧密交织:程师傅为战乱中离散的夫妻补拍结婚照,程父用暗房技术修复文革时期被毁的家族合影,程小川则用短视频记录拆迁前老城南的烟火气……

“没有宏大叙事,却让历史有了温度。”影评人“桃桃林林”评价,“当90岁的程师傅摸着泛黄的老照片说‘人活一辈子,能留下的不就是几张像吗’,瞬间击中了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影像:胶片质感与城市符号的诗意碰撞

为还原南京70年的城市肌理,剧组耗时3年搜集老照片、旧胶片,甚至复刻了1950年代南京照相馆的原始布景。影片中,梧桐树影下的颐和路、晨雾中的中山陵、拆迁前的老门东,这些南京地标在4K镜头下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与老式座钟、铜制相机、暗房红光等道具共同构建出独特的“照相馆美学”。

更令人惊艳的是光影的运用:程师傅为新娘补光时,阳光透过天窗在地面投下菱形光斑;程小川拍摄拆迁现场时,逆光中飞扬的尘土化作金色星河。“每一帧都像精心布置的摄影展。”观众王女士在观影后表示,“原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可以美得这么有故事。”

主题:在变迁中守护“不变”的人文关怀

影片最打动人心的,是其对“记忆与遗忘”的深刻叩问。当程小川计划将照相馆改造成网红咖啡馆时,90岁的程师傅颤抖着说:“照片会褪色,但拍照片时的那口气,不能散。”这句话成为全片文眼——在数码技术消解仪式感、城市更新抹平历史痕迹的当下,《南京照相馆》用三代人的坚守,诠释了“记录”的本质:不是对抗时间,而是让每个平凡瞬间获得永恒的价值。

“这不是一部怀旧电影,而是一封写给未来的情书。”导演李明远在映后交流中坦言,“当我们的孩子问起‘南京以前什么样’,这些照片就是最好的答案。”

目前,《南京照相馆》已入围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单元,并引发南京文旅部门关注,计划推出“跟着电影游南京”主题路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部用70年光阴熬制的“影像汤药”,或许正是当代观众最需要的治愈良方——它让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为记忆停留,时代就永远不会真正远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南京照相馆》:以光影为笔书写时代温情,为何被赞“年度最治愈华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