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短剧剧组涌入六百年古村:老屋单日场租最高千元

近日,武汉黄陂区双泉村大余湾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古村落,因短剧剧组的密集涌入成为舆论焦点。老屋单日场租最高达千元,村民李凤兰家的院子7月迎来3个剧组,这座曾以油菜花海和晒秋闻名的传统村落,正借短剧风口焕发新生。

古村成天然片场,短剧扎堆取景

大余湾的“走红”始于短剧市场对年代题材的追捧。制片人王立透露,当前“穿越”“重生”类短剧异常火爆,背景多设定在20世纪60至80年代。而大余湾因未经历大规模改造,完整保留了青砖黛瓦、木雕窗棂等原始建筑风貌,与短剧场景需求高度契合。去年高峰期,古村一周内接待5个剧组,每组50至100人,今年7月更是出现《村妻》《搜剧》《荒年》等剧组“无缝衔接”的盛况。

“我们租用的房子要宽敞、有窗户、格局通透,便于打光和演员走位。”一位剧组负责人表示,李凤兰家的老屋因符合这些条件,成为热门取景地。7月,她的院子按天收取场租,费用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单月收入超万元。村民们笑称:“以前守着老房子过日子,现在房子成了‘香饽饽’。”

成本优势凸显,古村成“短剧横店”

大余湾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场景适配,更在于显著的性价比优势。王立算了一笔账:若赴横店拍摄,剧组差旅、住宿及场景搭建成本是武汉的1.5倍。“横店一个普通院落日租金约3000元,而大余湾的老屋最高才1000元,还能直接拍摄‘春种油菜、夏长稻谷’的农耕实景,省去大量置景费用。”

为承接剧组需求,大余湾景区成立“影视协拍工作组”,建立百人村民演员库,提供从道具租借到后勤保障的全链条服务。景区褚经理介绍:“剧组凌晨收工,我们酒店无条件帮忙提行李;早上五点开工,后勤团队准时送早餐。”目前,古村配套设施可同时接待10个剧组,承载力仍在提升。

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术

面对短剧热潮,大余湾并未盲目扩张。2021年起,景区开始规范影视拍摄业务,严禁“乡村诈尸”“惊悚灵异”等低俗题材,维护古村落文化风貌。武汉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莫晸指出:“大余湾是‘活着’的古村,留有每个时代的生活痕迹。短剧拍摄需以保护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历史肌理。”

景区总经理卢千表示,未来将深化“古村+短剧”模式,通过复原传统场景、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拍摄选择,同时开发短剧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入剧情”。

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到“短剧版横店”,大余湾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可能。当600年的青石板路映照着现代影视灯光,这座古村落正以独特方式讲述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短剧剧组涌入六百年古村:老屋单日场租最高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