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萧山区一起“月租6万元甲醛房”纠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租客马先生入住高端住宅后出现咳嗽、过敏等症状,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室内甲醛超标近三倍。在政府部门介入协调下,这起持续近两个月的纠纷于7月22日晚间以租客获得公正处理结果告终,房东程先生最终退还了押金。
高端住宅暗藏隐患:甲醛超标致健康受损
马先生作为明星造型师,于2025年1月底租下杭州市萧山区盈峰街道一套月租金60676元的高端住宅,用于美妆造型及直播拍摄。据其提供的租赁合同显示,房屋租期为2025年2月1日至2026年1月31日,押金为一个月租金。入住初期,马先生虽使用两台空气净化器24小时运转,但5月初天气转暖后仍出现持续性咳嗽、胸闷、结膜炎等症状,经医生提醒后怀疑与甲醛超标有关。
7月2日,马先生委托杭州天秤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专业检测。结果显示,卧室甲醛浓度达0.185mg/m³,客厅为0.164mg/m³,均远超国家标准限值0.08mg/m³。据马先生描述,房屋装修存在异常:“全屋80%以上墙面为木板外贴壁布,敲击声与普通墙体不同,疑似存在隐蔽装修问题。”
纠纷升级:房东质疑检测结果,租客维权陷入僵局
事件曝光后,房东程先生提出异议。他表示该房屋于2021年交房,此前已有租客入住,且装修采用开发商统一豪装标准,单套装修成本达400万元,自购家具亦持有环保证明。对于甲醛超标问题,程先生认为可能源于马先生后续搬入的家具,并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双方分歧导致协商陷入僵局。马先生透露,他已为治疗花费4万余元,包括中药调理及西医治疗费用,并向房东发送律师函要求退租、退还押金并赔偿损失。然而,程先生拒绝退还押金,导致纠纷升级。杭州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个人房东租赁关系缺乏强制性空气质量标准,行政部门仅能组织调解,建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政府介入:多部门协调促成公正解决
面对维权困境,马先生于7月17日向杭州市萧山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求助,但因租赁合同为个人直签,未被纳入房管部门监管范畴。转机出现在7月22日,在属地政府、社区及法律援助机构的多方协调下,双方同意进行面对面协商。当晚11时,马先生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声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事件终于获得公正处理结果。”
据知情人士透露,协调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调取了房屋装修记录、家具采购凭证及历次租客健康反馈等材料,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房屋进行复检。尽管复检结果未完全公开,但程先生最终同意退还押金,并承担部分检测费用。马先生随后删除了此前发布的争议内容,并对泄露房东隐私信息表示歉意。
法律视角:甲醛房纠纷中的权责界定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宏臣指出,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质量不合格,仍可随时解除合同。本案中,甲醛超标已构成健康威胁,租客有权单方解约并要求赔偿。
此前类似案例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毕业生租住甲醛房案件,判决租赁公司退还租金、服务费及检测费共计7119.67元。法官强调,空气质量问题具有隐蔽性,租客难以在短期内察觉,出租方作为专业主体应承担更高注意义务。
行业反思:高端租赁市场亟待规范
这起纠纷暴露出高端租赁市场的监管盲区。尽管《住房租赁条例》明确要求出租住房符合安全标准,但个人房东的装修质量、材料溯源等问题仍缺乏有效约束。业内人士建议,租客在签约前应重点核查装修时间、材料凭证,并在合同中明确空气质量责任条款;对于精装房,可要求房东提供专业机构出具的空气检测报告。
截至7月25日,马先生已搬离涉事房屋,但仍在服用药物缓解咳嗽症状。他表示:“希望这次事件能推动行业建立更严格的准入标准,让更多租客避免重蹈覆辙。”而这场天价租金引发的健康风波,也为高端租赁市场敲响了规范发展的警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月租6万住进甲醛房,租客:已获得公正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