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期,7月15日至7月25成都理工大学“三线薪火・攀西筑梦” 社会志愿团的十二名成员奔赴攀枝花开展了为期10天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三线文化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在传承与弘扬三线精神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一、走进三线博物馆,探寻历史脉络
为传承弘扬三线精神,7月15日起“三线薪火・攀西筑梦”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馆内展品丰富,含领导人批示、建设者生产生活用具、老照片及文献等,生动再现三线建设壮阔历史。在讲解员带领下,成员们了解到,三线建设既是重大经济战略,更是关乎国家安全与民族未来的实践,它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三线建设博物馆。黄佳苗供图
二、牵手小朋友,传播三线文化
三线建设精神传播是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让三线文化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7月17日至7月18日团队成员经过系统学习之后,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内组织了面向小朋友的三线文化教育活动。他们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三线建设的故事娓娓道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成员们还组织了互动问答环节,激发小朋友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通过耐心的教导,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三线精神的种子,让三线精神在下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扬。
图为组织小朋友参加讲解活动。徐润熙供图
三、双线并行,周边制作,助力三线文化传承
为传承弘扬三线文化,7月19日至7月20日团队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学院与攀枝花政务服务中心等地多举措开展系列活动:一是制作含三线建设历史场景、代表性建筑及英雄人物元素的创意明信片,赠予游客和居民,吸引更多人参与传承;二是在博物馆及市区开展问卷调研,涵盖公众对三线历史的了解、精神认知及传承意愿等,收集不同群体意见并分发给团队制作的三线建设与攀枝花相关原创明信片。调研显示,多数市民对三线文化有了解和感情,但传承方式与推广力度需优化,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图为分发自制明信片,开展问卷调查。朱晓轩供图
四、探访大田遗址,触摸历史痕迹
大田会议遗址是攀枝花开发建设的重要地标,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7月21日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的“三线薪火・攀西筑梦志愿服务团队”与攀枝花学院的三下乡队伍在此相遇,短暂交流后,两校学子怀揣对历史的敬意分头行动。攀枝花学院队伍深入遗址,在工作人员讲解下,详细了解到大田会议对攀枝花工业区总体规划的关键决策过程及其重要作用,并与“三线薪火・攀西筑梦志愿服务团队”分享收获,两校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共同探寻中愈发深厚。
图为攀枝花学院三下乡队伍在大田会议遗址采访工作人员。徐润熙供图
五、探访迤沙拉景区,为青年打开拓宽文化视野的窗口。
7月22日团队成员在迤沙拉景区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记录民间传说、聆听非遗故事。团队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了解到迤沙拉的青瓦土墙间藏着千年故事,老人们传唱的古歌、手工匠人指尖的刺绣、传统节庆里的民俗仪式这些鲜活的文化印记。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后系统梳理出景区在文化保护与活化方面的实践 —— 从传统建筑修缮到民俗展演创新,从非遗课堂开设到文创产品开发,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对文化根脉的珍视。
图为攀枝花学院三下乡队伍在迤沙拉景区采访工作人员。徐润熙供图
六、探秘科技馆,感受科技与三线融合
7月23日团队来到攀枝花科技馆,探寻到科技与三线建设的紧密联系。馆内展示了三线建设推动下攀枝花工业科技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工业技术革新到现代科技应用,体现出三线建设为城市科技发展奠定的基础。队员们参观体验后,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三线建设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馆负责人对本次三下乡活动进行认可,并赞扬团队原创明信片关于传播三线建设精神的可行性。
图为攀枝花科技馆负责人与 “三线薪火・攀西筑梦”团队负责人进行交流。蒋佩瑶供图
七、走近苴却砚,领略文化瑰宝
苴却砚是攀枝花特色文化瑰宝,体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7月24日团队在馆内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攀枝花苴却砚博物馆其制作工坊,观看工匠雕刻技艺,了解从选材到成品的制作过程。每方砚台都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匠人心血,队员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三线建设时期文化艺术在艰苦环境中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也丰富了对三线文化多元性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苴却砚博物馆。蒋佩瑶供图
八、总结回顾,砥砺前行
7月25日 团队进行开会总结。负责人徐润熙强调,此次攀枝花之行,“三线薪火・攀西筑梦” 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深入挖掘、传播三线文化,在传承三线精神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无论是在博物馆的讲解与教育活动,还是在遗址、科技馆、文化工坊的探访与学习记录并整理成册的形式,都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三线建设的伟大意义和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未来,团队将继续努力,以更多创新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人投身到传承与发展的事业中来。
图为“三线薪火・攀西筑梦”团队成员三线博物馆外合照。杨中毓供图
(通讯员 徐润熙 杨清梓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攀西志愿行,成都理工大学学子助力三线精神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