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密闭空间开空调煮汤致一氧化碳中毒:一家四口紧急送医,专家警示夏季“隐形杀手”

本报杭州讯 7月15日晚,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一居民家中发生一起因密闭空间使用燃气灶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户主王先生为降温长时间开启空调,同时用燃气灶熬煮鸡汤,未料通风不畅引发险情,一家四口相继出现头晕、呕吐症状,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目前,经高压氧舱治疗,四人已脱离生命危险,但需持续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事件回溯:空调房内煮汤三小时酿险情

据王先生回忆,当日杭州气温高达38℃,为节省电费,他关闭家中所有门窗并开启空调制冷。傍晚6时许,他在厨房用燃气灶炖煮鸡汤,期间未察觉异常气味。晚8时30分左右,12岁的女儿率先出现头痛、乏力症状,随后妻子和5岁儿子也相继呕吐。王先生正准备联系社区医院时,自己突然晕倒在客厅,幸被邻居发现后报警。

“我们到场时,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安全值15倍。”参与救援的西湖区消防大队队员表示,厨房燃气灶虽已熄火,但因通风系统关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在密闭空间内积聚,导致全家中毒。

专家解析:夏季一氧化碳中毒的三大诱因

传统观念中,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冬季烧煤取暖或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场景,但浙江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所长陈峰指出,夏季同样存在高风险:

  1. 空调依赖症:为追求降温效果,居民常紧闭门窗,导致燃气器具燃烧产生的废气无法排出;
  2. 设备老化隐患:夏季高温加速燃气管道老化,胶管脱落、灶具熄火保护装置失效等问题频发;
  3. 认知盲区:调查显示,超60%市民不知空调房内使用燃气灶可能中毒,甚至误认为“开窗会浪费冷气”。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初期仅表现为头痛、恶心,易被误认为中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茂强调,当多人同时出现类似症状时,应第一时间怀疑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至通风处并拨打120。

安全警示:三招破解夏季“隐形杀手”

针对此类事件,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夏季燃气安全使用指南》,提出以下防护措施:

  1. 强制通风:使用燃气灶时,至少开启一扇窗户或启用抽油烟机换气功能,即使开空调也需保持微通风状态;
  2. 智能预警:安装燃气报警器,并定期检测其灵敏度(建议每半年校准一次);
  3. 设备维护:燃气胶管每18个月更换一次,优先选用金属波纹管;灶具使用超过8年应强制报废。

目前,杭州市已启动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老旧小区免费更换智能燃气表,并要求餐饮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监测系统。王先生所在社区也计划于本周开展燃气安全讲座,向居民演示报警器使用方法及急救措施。

(完)

新闻背景补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2.7万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其中非冬季案例占比达35%。我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居民厨房应设置直接通向室外的窗户,且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平方米。专家提醒,切勿为省电费而牺牲安全,通风换气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密闭空间开空调煮汤致一氧化碳中毒:一家四口紧急送医,专家警示夏季“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