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无需额外办证,自贸港开放再提速

2025年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专题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会上明确宣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届时人员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出差、旅游无需额外办理任何证件。这一政策厘清了公众对“封关”概念误解,凸显海南自贸港“以开放促发展”的核心定位。

封关≠封岛:制度设计聚焦“开放”本质

王昌林在发布会上强调,海南封关并非“封闭式管理”,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封关运作的核心是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监管体系,而非限制人员流动。”他指出,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接受查验外,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出政策将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无论是商务出差、旅游度假,还是探亲访友,公众只需持现有身份证件即可自由往来海南,无需办理通行证、签注等额外手续。

以三亚为例,作为海南旅游核心城市,2022年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发布的《三亚往来港澳旅游签注办证指南》曾明确要求,非本地户籍居民需满足“暂住满6个月且就业/就学满一年”方可申请港澳通行证。而根据最新政策,此类限制与海南封关无关,内地居民赴琼的便利性将完全延续现有模式

政策延续性:封关前后“零门槛”不变

海南自贸港的制度设计始终以“最小干预”为原则。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细节,封关后海南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

  • “一线”(海南与境外):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流动将大幅放宽,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人员自由进出、开展商务活动;
  • “二线”(海南与内地):仅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实施监管,人员流动则维持“全国一张网”的便利性。

这一模式在海南自贸港早期建设中已初见成效。例如,2023年海口美兰机场口岸实施“跨境人员往来便利化”试点后,国际旅客通关时间缩短40%,而内地旅客进出海南的流程未受任何影响。国家发改委表示,封关后将通过智能化监管手段进一步优化通关效率,确保人员流动“无感化”。

开放红利:海南与全球“无缝衔接”

封关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向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迈进。根据规划,2025年后海南将重点发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等四大产业集群,吸引全球企业、人才和资本集聚。

“人员流动自由化是自贸港建设的基石。”海南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无需额外办证的政策将直接降低商务成本,例如跨国企业派驻海南的员工无需申请工作许可,国际会议参会者无需办理签证延期。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120%,封关后这一数字有望进一步攀升。

权威回应:警惕“封关封岛”误读

针对近期网络上“封关后赴琼需办理通行证”的谣言,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会上重申:“海南封关的目标是打造开放高地,而非构建贸易壁垒。”公众可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网站或国务院客户端获取权威政策解读,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随着12月18日封关日期的临近,海南正加速完善配套设施。目前,全岛已建成智能化通关口岸12个,国际航线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一个“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开放岛屿正蓄势待发。对于公众而言,无论是商务考察还是海岛度假,海南的“零门槛”政策将持续释放开放红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无需额外办证,自贸港开放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