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青春汗水,浇灌希望田野——长沙医学院“彩虹桥”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南竹山村共享菜园的劳动与温情

7月6日,骄阳似火,益阳市沅江市南竹山村共享菜园里,跃动着一抹抹充满活力的青春色彩。长沙医学院“彩虹桥”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走进村里生机盎然的共享菜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农耕体验。这不仅是一次体力的付出,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场青春与乡土的碰撞,学医初心与乡村振兴的深度交融

共享菜园:城乡融合的新纽带

南竹山村的共享菜园,作为当地发展共享经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重要项目,早已声名在外。它巧妙地将土地资源盘活,既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渴望亲近自然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归园田居”的窗口。当身着统一队服的“彩虹桥”队员们踏入这片充满泥土芬芳的园地,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年轻的活力,更象征着知识与实践、城市与乡村之间又一座桥梁的架设。

汗水挥洒:青春在劳动中闪光

面对菜畦间肆意生长的杂草,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迅速分工协作,拿起锄头、镰刀等工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除草工作中。阳光炽烈,汗水很快浸透了衣衫,顺着年轻的脸颊滑落,在土地上留下点点印记。队员们或弯腰奋力拔除根深蒂固的大草,或蹲踞在菜苗旁,小心翼翼地剔除其周围的小杂草,动作从生疏逐渐变得熟练。泥土沾满了双手,手臂被晒得微微发红,但专注的神情和相互鼓励的话语,让整个劳动场面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能量。

在收割蒲公英的环节,队员们展现出医学生特有的细致与耐心。他们小心翼翼地选择成熟的植株,精准下刀,尽量不伤及根系和邻株,将收割好的蒲公英仔细捆扎整齐。“这可是鱼儿的美餐!”看着一捆捆翠绿的蒲公英被送往鱼塘,想象着鱼儿欢快争食的场景,队员们的脸上洋溢着劳动创造价值的满足感。

采摘辣椒则是一场与“小刺”的较量。鲜红欲滴的辣椒隐藏在绿叶间,但植株上细密的小刺却不时给队员们带来“惊喜”。被扎到的轻呼与同伴善意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大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仔细地观察、挑选,避开尖刺,将一颗颗饱满、红亮的辣椒轻轻摘下。随着篮子里的“战利品”越堆越高,丰收的喜悦如同这盛夏的阳光般热烈,驱散了所有的疲惫。

温情互动:淳朴乡情润心田

劳动的过程,更是队员们向当地村民虚心求教、深度交流的过程。淳朴热情的村民早已守候在田间,他们不仅是土地的主人,更是队员们最亲切的老师。看到队员们动作不熟练,村民叔叔、婶婶们便主动上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除草要连根拔起,不然春风吹又生嘞!”“摘辣椒要顺着蒂梗掐,这样不伤枝……”他们手把手地传授着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农耕智慧,那份耐心与真诚,让队员们倍感温暖。

最令人动容的温情时刻,莫过于村民大哥带来的“清凉馈赠”。劳作间隙,他径直走到自家的瓜田,弯腰挑选了一个熟透的黄壤西瓜,徒手用力一掰,清脆的瓜裂声响起,金黄透亮的瓜瓤瞬间展露。他热情地将清甜的西瓜分送到每一位队员手中。甘甜的汁水在口中流淌,瞬间驱散了夏日的酷暑和劳作的疲惫。队员们啃着西瓜,与村民围坐谈笑,欢声笑语在菜园里回荡。这份毫无保留的善意与分享,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最本真的淳朴与厚道,那份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连接,比任何解暑良方都更令人舒畅。

收获与展望: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对于“彩虹桥”团队的成员而言,南竹山村共享菜园的这次劳作,是一次宝贵的实践课堂。他们不仅亲身体验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掌握了基础的农耕技能,更在泥土的芬芳中深刻领悟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崇高意义。而与村民们的零距离互动,那些无私的指导、真诚的笑容、清甜的西瓜,让队员们的心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紧紧相连,真切触摸到了乡村的脉动与温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竹山村的田间地头,不仅留下了队员们劳作的身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扎根基层的种子。这场与乡土的深度对话,让团队成员们真切体会到:所谓成长,从来不是书本里的概念,而是脚下沾着的泥土、手中握着的果实,以及村民眼中的期盼。

作为未来的健康守护者,这份经历让他们更加坚定——唯有将学医初心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把专业知识化作服务乡亲的力量,才能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而这段带着泥土芬芳与西瓜清甜的记忆,终将成为他们从医路上最珍贵的养分,指引着他们在守护健康、回馈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文字来源:张开坤

图片来源:王奥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青春汗水,浇灌希望田野——长沙医学院“彩虹桥”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南竹山村共享菜园的劳动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