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七彩假期筑梦行,两周研学启新篇——鲁东大学“绿动世界·电亮未来”志愿服务队暑期夏令营在烟台市芝罘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营

(通讯员 焉维维 赵宇森 卢佳楠)7月14日,由鲁东大学能源动力与电气工程学院主办“七彩假期”暑期夏令营在烟台市芝罘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开营。作为山东省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聚焦双碳战略、深耕新能源技术”的学科优势,以“双碳青苗·绿能科创”为主题,面向社区青少年推出为期两周的研学之旅。

本次夏令营围绕“思想引领启智,爱心陪伴成长”主线,设置课业辅导、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和新能源科创实践四大板块,通过高校师生志愿团队“一对二”陪伴,让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提升科学创新素养,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开营破冰暖童心,初识便结深联结

开营仪式上,志愿者们带着青春朝气依次登场,活泼的自我介绍打破了陌生感,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翻纸杯”“名字接龙”等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随即展开,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主动参与、大胆互动,有的踮脚欢呼,有的拍手助威,现场俨然一片欢乐的海洋。短短一小时,志愿者与孩子们便建立起信任与默契,为接下来两周的深度陪伴奠定了温暖基础。

课业辅导解难题,习惯培养助长远

游戏过后,志愿者们迅速切换到“小老师”角色,针对孩子们暑假作业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个性化辅导。无论是数学公式的灵活运用,还是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点拨,志愿者们都耐心细致地进行一对一讲解。“不仅要告诉他们‘怎么做’,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志愿者张同学的话道出了团队的辅导理念——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孩子们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既为学业进步注入持久动力,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笔尖悄然流转。

旗帜精神润心田,家国情怀植心间

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旗帜与信仰”主题课为孩子们打开了思想引领的大门。志愿者通过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解读了党旗、国旗、团旗、队旗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涵:从党旗见证的百年征程,到国旗飘扬的家国荣光,再到团旗、队旗承载的青春使命,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举手提问“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队旗为什么是红色的”。

课程延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志愿者结合“班级里的互助故事”“社区里的文明瞬间”等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24字准则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日常行动。在中国地图拼图环节,孩子们两人一组,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辨识疆域轮廓、拼接省份板块,当“找到家乡烟台”的欢呼此起彼伏时,国家版图意识与爱国情怀已悄然在心中生根。

非遗拓印传匠心,科创溯源启智慧

“古人没有打印机,是怎么把文字‘搬’到纸上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四大发明探秘”环节拉开序幕。志愿者用情景剧再现了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场景,讲述指南针如何指引航海之路、火药如何推动文明进程,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最令人期待的拓印体验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宣纸铺在雕版上,用毛刷轻刷、蘸墨匀涂,当“活字印刷”“文化传承”等字样清晰浮现时,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原来老祖宗这么厉害!”四年级的小宇举着自己的作品说。这场实践让孩子们在动手间触摸历史,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创的魅力。

两周研学绘蓝图,青春志愿向未来

夏令营首日开营活动,其丰富的内容已经让孩子们充满期待。接下来的两周内,志愿者们还将带来“科学小实验”“红色故事汇”“环保小卫士”等特色课程,既延续学业辅导的实用性,又深化思想引领与文化浸润的内涵。

“我们希望用两周时间,为孩子们种下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传承文化的种子。”带队老师表示。鲁东大学能源动力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将以此次夏令营为契机,在服务基层中践行青年担当,让青春力量在助力青少年成长的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添砖加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七彩假期筑梦行,两周研学启新篇——鲁东大学“绿动世界·电亮未来”志愿服务队暑期夏令营在烟台市芝罘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