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民航局指导、中国航信主导建设的“民航出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首批接入国内37家航空公司直销渠道,实现机票价格、退改政策、行李额度等关键信息的“同屏透明比价”。这一被业界称为“民航版12306”的系统,标志着中国民航业正式打破第三方平台信息壁垒,迈入“直销主导、服务归位”的新阶段。
一屏比价+官方直连:旅客告别“价格陷阱”
长期以来,旅客购买机票需在多个平台反复比价,却常陷入“同航班不同价”“低价票暗藏高额退改费”等套路。某OTA平台前员工向记者透露:“部分第三方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抓取航司直销价后加价销售,甚至篡改退改规则牟利。”
新平台彻底改变这一乱象。记者体验发现,用户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后,系统直接显示37家航司的官方直销价格,并标注“含免费行李额”“退改无附加费”等关键信息。以北京至上海航线为例,同一时段东航直销价与某平台代理价相差120元,且第三方平台退票费高出航司官网30%。
“平台不赚差价,只提供技术支撑。”中国航信项目负责人强调,所有价格数据实时同步航司系统,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库存”等行为。目前,平台已覆盖国内95%的航线,日均处理查询请求超2000万次。
航司“去中介化”:年省代理费或超百亿
对航空公司而言,新平台是摆脱第三方平台掣肘的关键一步。某大型航司市场部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往通过代理销售一张机票需支付3%-8%的佣金,按2023年国内民航4.2亿人次旅客量计算,全行业代理费支出超150亿元。“现在旅客直接在航司官网购票,这笔钱可投入服务升级。”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数据主权回归。南航相关人士透露,过去第三方平台掌握大量旅客消费数据,航司难以精准营销。“现在用户行为数据直接回流航司,未来可推出个性化服务,比如常旅客自动匹配最优航班组合。”
行业变革前夜:第三方平台何去何从?
面对航司直销的冲击,OTA平台开始转型求生。携程、飞猪等已推出“航司旗舰店”专区,强调“官方渠道、服务保障”;同程旅行则加码“机票+酒店”捆绑销售,试图通过增值服务留住用户。
“短期阵痛难免,但长期看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民航专家林智杰分析,随着《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等政策落地,航司需承担更多服务主体责任,而直销渠道的完善正是履行这一责任的基础。
从“人找票”到“票找人”,从“信息迷雾”到“透明竞争”,“民航版12306”的上线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中国民航业回归服务本质的宣言。正如一位旅客在平台评论区所写:“终于不用在十个APP之间来回切换比价了——让飞行回归简单,这才是民航该有的样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民航版12306正式上线!37家国内航司直销机票实现“同屏比价”,旅客告别“平台套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