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排查工作将涵盖实验室安全的各个方面。在硬件设施上,重点检查电气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短路风险,通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消防器材是否配备齐全且在有效期内,以及实验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对于化学试剂等危化品,将严格核查其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全流程管理,确保试剂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双人双锁保管等制度落实到位。同时,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也在排查范围内,包括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以及师生对这些制度的知晓与遵守程度。
排查工作将分阶段有序推进。首先,各学校要开展全面自查,对照教育部制定的详细检查清单,对每一间实验室进行地毯式排查,如实记录发现的问题,并建立隐患台账。紧接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复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随机访谈等方式,对学校自查情况进行核验,确保排查无死角。对于自查不认真、走过场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排查。最后,教育部将适时开展抽查,对各地排查工作成效进行评估,推广先进经验,督促问题整改。
为保障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化,教育部明确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学校层面需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日常运行中的小问题;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深度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危化品管理等进行系统性梳理。教育行政部门则要每学期组织一次区域内学校的交叉检查或专项督查,通过校际交流与监督,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估,借助其专业力量,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建议与技术支持。
此外,教育部还强调要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安全课程、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师生能够迅速、科学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次教育部全面排查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是对校园安全责任的强化落实,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的实验教学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各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让实验室真正成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安全阵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教育部:今年起全面排查中小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建立定期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