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孩子脱鞋量身高138cm被要求补票,家长投诉后退票

近日,一则关于儿童乘车购票纠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名家长带孩子乘坐长途客车时,因孩子脱鞋后测量身高为138厘米,被工作人员要求补购儿童半价票,家长对此提出投诉后,最终获得退票处理。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公共交通领域儿童票规则的执行争议,更引发公众对规则人性化与科学性的深度思考。

事件回顾:脱鞋量身高引发纠纷

据涉事家长李女士回忆,她带着9岁的儿子乘坐长途客车出行。上车前,检票员要求测量孩子身高以确定是否需要购票。按照规定,身高1.2米至1.5米的儿童需购买半价票。当孩子脱鞋站立在量身高的标尺前时,显示身高为138厘米,检票员随即要求李女士为孩子补购半价车票。

“孩子平时穿鞋确实接近1.5米,但脱鞋后明显低于标准线。”李女士认为,车站的测量方式不够严谨,未考虑儿童鞋底厚度等实际因素,且未提前明确告知需脱鞋测量,因此拒绝补票。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后续乘客排队等候,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车站回应:按规则执行,但可优化流程

涉事客运站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汽车运价规则》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儿童票标准以身高为准,且测量时通常要求儿童脱鞋站立,以确保数据准确。“工作人员的操作符合现行规定,但可能在沟通环节存在不足,未提前向家长说明测量要求。”该负责人承认,此次事件暴露出规则宣传和执行中的短板,车站将进一步优化流程,例如在购票窗口和检票口增设提示牌,明确测量规范。

专家观点:规则需兼顾公平与人性化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儿童票规则的初衷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但执行中需平衡“准确性”与“合理性”。“儿童鞋底厚度、发型高度甚至测量时的姿势,都可能影响结果,严格脱鞋测量虽合法,却可能让家长感到被‘针对’。”他建议,交通部门可参考铁路系统的做法,对身高接近标准的儿童采用“查验证件”或“自愿购票”的灵活方式,减少争议。

后续进展:车站退票并致歉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客运站主动联系李女士,退还了补购的半价票款,并就服务态度问题致歉。李女士表示接受处理结果,但希望类似纠纷能推动行业规则更完善。“规则不是冰冷的条文,执行时多一份换位思考,或许就能少一些矛盾。”

这起事件虽已平息,却为公共交通领域敲响警钟:在依法依规的同时,如何让规则更有温度?或许,从一块提示牌、一句解释语开始,就能让服务更贴近民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孩子脱鞋量身高138cm被要求补票,家长投诉后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