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察网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获国际认可,惠及全球 500 万患者

疟疾,这个古老而又致命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在与疟疾的斗争中,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崭露头角,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更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全球 500 万患者,成为全球抗疟事业中的一抹亮色。​
一、新药诞生:突破重重难关​
我国科研人员在抗疟新药研发的道路上可谓披荆斩棘。早期,面对疟疾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疟原虫不断产生的抗药性,研发工作困难重重。以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为例,屠呦呦团队从传统中医药典籍中寻找灵感,历经无数次实验,在 1972 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但这仅仅是开始,后续科研人员又不断优化,如桂林南药公司在 1977 年成功发明青蒿琥酯,解决了青蒿素水溶性欠佳的问题,将治疟疗效提高了 5 - 7 倍 ,并可制成针剂用于抢救重症型疟疾患者。1987 年,青蒿琥酯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国 X - 01 号一类新药证书,注射用青蒿琥酯同时获得 X - 02 号新药证书 。这一系列成果为后续更多抗疟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科研人员持续发力。2025 年 5 月 30 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与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抗疟新药 “奎斯诺片” 治疗耐药性重症疟疾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默示许可 。“奎斯诺片” 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抗疟药物,其临床前研究数据证明,对恶性疟原虫整个生活史中的不同时期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兼具治疗与阻断传播的双效作用 。这一成果有望为耐药性重症疟疾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全球抗疟新药研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二、国际认可:权威机构背书​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将青蒿素类药物列为抗疟基本药物之一 。2010 年,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报告称,桂林南药注射用青蒿琥酯的疗效明显优于奎宁,向各国建议采用以取代奎宁治疗重症疟疾 。2015 年,该产品荣登法国《处方》年度荣誉榜,成为首个进入该榜单的中国原创药 。这些来自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和组织的认可,充分证明了我国抗疟新药的卓越疗效和安全性,让我国抗疟新药在国际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在国际药品认证方面,我国抗疟新药同样成绩斐然。例如,桂林南药自 2005 年以来,累计已有 28 个产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认证,其中包括 24 个制剂产品和 4 个原料药产品 。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抗疟药物生产质量上达到了国际高标准,也使得我国抗疟新药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为全球患者服务。​
三、惠及全球:数据见证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已惠及全球 500 万患者,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生命的延续和家庭的幸福。以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生产的注射用青蒿琥酯 Artesun 为例,截至 2022 年末,已救治全球超过 5600 万重症疟疾患者 。非洲地区是疟疾高发区,也是我国抗疟新药的重点受益区域。复星医药研发生产的儿童疟疾预防用药 SPAQ - CO® Disp (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分散片 / 阿莫地喹分散片组合包装)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WHO - PQ)后,截至 2022 年末,非洲已有超过 2.1 亿儿童获益于以 SPAQ - CO 系列产品为核心药物的 “季节性疟疾化学预防顶目” ,有效降低了非洲 5 岁以下儿童在疟疾高发季节的发病率 。​
在一些疟疾肆虐的国家,我国抗疟新药的使用更是显著改变了当地的疟疾防治局面。在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家,中国团队推动复方青蒿素的本土化应用,建立专业化疟疾防治中心,搭建 “专家督导组 - 区县医疗中心 - 部落 / 酋长领地 / 村庄抗疟员” 三级网络,部署中葡双语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举措,使得这些国家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世卫数据显示,非洲疟疾死亡率从每十万人 0.14% 降至 0.055% ,这其中我国抗疟新药功不可没。​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从诞生到获得国际认可,再到惠及全球众多患者,这一过程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努力。在未来,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创新,相信我国抗疟新药将在全球抗疟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 “无疟疾世界” 的目标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环球视察网 »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疟新药获国际认可,惠及全球 500 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