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河南警察学院学子“出彩中原”:藏蓝星火照童心,“核” 力筑梦向未来

7月22日,河南警察学院藏蓝星火,“核”力同行志愿团奔赴周口市梁寨小学,在团队负责人张亿鑫和梁寨小学校长梁鑫带领下开展“出彩中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两弹一星红色精神教育与科技启蒙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孩子们播撒爱国种子与科学梦想。

团队围绕梁寨小学学生的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含有“核”耀东方主题讲座、知识竞赛、观影学习、绘画创作的多元活动体系,既深入讲解“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历史,又通过互动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探索欲望,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核”耀东方讲精神,科学巨匠树榜样

“哥哥,邓稼先爷爷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呀?”“钱学森爷爷回国过程怎么这么辛苦呀?”“姐姐,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呀?”梁寨小学的孩子们一听说志愿团队要带来“核”耀东方主题讲座,便充满好奇地提出一连串问题。

梁寨小学始终深耕爱国主义教育,校园里正能量标语催人奋进,老师们用真情培育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为红色基因传承筑牢根基。

志愿团队此次带来的“两弹一星”主题活动,正是以鲜活形式为这片教育沃土添养分——将历史具象为科学家奋斗细节,让精神化作可感故事。愿与学校并肩,让红色火炬在孩子心中越燃越旺,照亮成长之路。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给孩子们讲解两弹一星知识。张亿鑫供图

团队联合学校教师开设“核”耀东方主题讲座,带领孩子们一同探寻“两弹一星”的光辉历史与科学家精神。从“两弹一星”的研制背景到辉煌成就,从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的奉献故事到钱学森冲破阻碍回国的赤子情怀,孩子们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中,慢慢领会那份“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团队成员郑明明说:“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是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崇拜,更是对成长的渴望!”

二、知识竞答燃激情,红色记忆深扎根

知识竞答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一次沉浸式的历史回顾。每一次抢答,都是对“两弹一星”知识点的巩固;每一次讲解,都是对红色精神的深化。在竞答的互动中,孩子们会加深记忆与理解,懂得传承与担当。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给孩子们讲解知识竞答题目。张亿鑫供图

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竞赛题目,将“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科学家事迹、科技成就等内容融入其中。从激烈的抢答比拼到细致的错题讲解,从紧张的计分环节到兴奋的奖品领取,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和生动的讲解技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深化对红色精神的认识。

“看到孩子们为了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又为正确答案欢呼雀跃,我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正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团队成员张亿鑫欣慰地说。孩子们也表示,知识竞答让他们记住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以后要像他们一样爱祖国、爱学习。

三、光影画笔绘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

观影与绘画不只是艺术体验,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载体。每一帧珍贵的影像,都在重现奋斗的征程;每一笔稚嫩的色彩,都在诉说纯真的敬意。在光影与画笔的世界里,孩子们会感受历史的厚重,播种理想的种子。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观看《百年巨匠・科技篇》纪录片,用鲜活的影像再现我国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随后开展的“星弹闪亮”绘画活动中,孩子们拿起画笔,有的描绘蘑菇云升起的壮阔场景,有的勾勒科学家在实验室钻研的身影,用童真笔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正在举行 “星弹闪亮” 绘画活动。张亿鑫供图

“通过观影和绘画,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更能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实践团队成员耿逍遥感慨道。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要把科学家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将来努力学习,为国家做贡献。

活动落幕时,孩子们将画作与感谢信塞给志愿者,字里行间满是“要当科学家”“为国奉献”的誓言。藏蓝星火,“核”力同行团队深知,这不是终点,而是精神接力的起点。未来,团队将融合警校特色,把红色宣讲与警务故事结合,开发更多课程,让爱国与担当精神在乡村校园持续发光,为培育时代新人添力。(作者:河南警察学院 张亿鑫、刘长鑫、王新妍、耿逍遥、郑明明、倪凯文、王鸿达、季晓璐、云国标、陈琰璇、张伟鑫、刘亚迪、杨雅琦、刘仲奎、陈卓)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与同学们的合影。张亿鑫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河南警察学院学子“出彩中原”:藏蓝星火照童心,“核” 力筑梦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