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新电商为吉林振兴架起快速路

盛夏时节,长白山麓热潮涌动。7月27日,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在吉林延边盛大启幕,全国各地电商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商新型消费模式,共议新电商产业发展。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吉林新电商蓬勃活力,更揭示了新电商如何成为吉林全面振兴的“数字快速路”。

技术革新重塑消费场景,激活内需潜力

走进大会展区,虚拟主播、AI选品等前沿技术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技术革新正深刻改变吉林消费市场:即时零售业态让鲜人参、山野菜等长白山特产实现“一小时送货上门”;直播间开进村委会、合作社,农户通过源头直供模式,将农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餐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网络零售额达597.3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居全国首位。

技术赋能下,传统消费习惯被重塑。乾程农业总经理王敬然感慨:“过去玉米按斤卖,现在论穗卖。”电商平台不仅拓宽销路,更通过消费数据分析,推动企业精准升级产品。在延边州,淘宝、京东联动开设特色店铺,抖音“县长来直播”活动创下连续100小时直播、79万单的纪录,崔奶奶等本土品牌稳居全省淘宝优势网商前十。

产业升级延伸价值链,擦亮“吉字号”品牌

新电商正成为吉林特色产业转型的“催化剂”。以人参产业为例,抚松县通过深加工将一根人参转化为600多种产品,从口服液、面膜到香皂,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抚松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达186亿元,较十年前增长近20倍。更关键的是,新电商推动建立溯源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地、生长年限等信息,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加速形成。

这种变革在农业领域全面铺开。公主岭玉米、辽源袜业等“吉字号”产品,通过直播电商从“农品”转型为“网品”,品牌溢价显著提升。延边州副州长苏庆良介绍,全州已创建137个电商示范项目,培育网商超6.1万家,带动就业20万人,形成“人、货、场”高效协同的电商生态。

跨境电商打通双循环,构建开放新高地

吉林的区位优势在新电商时代愈发凸显。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春跨境电商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正分拣发往全球的包裹。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吉林汽车零部件、木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出海。2024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2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8.3%,珲春综保区实现3C产品、日用百货“当天通关、5-15天直达俄罗斯全境”。

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是关键支撑。吉林实施跨境电商“二二四五”扩量提质行动,统筹区位、产业优势,依托长春、珲春等4个综试区,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高地。海关、边检等部门协同缩短通关时间,海外客户下单后5-10天即可收货。快手、阿里等平台纷纷布局,长白山矿泉水、皓月牛肉等品牌成为新电商平台热销标签。

站在数字时代的新起点,吉林正以新电商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的“三重变革”。从田间地头的直播间到跨国边境的物流枢纽,从黑土地上的特色产业到全球市场的“吉林好物”,新电商正为这片老工业基地注入澎湃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振兴新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新电商为吉林振兴架起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