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川官网

初心在田间绽放 使命为民生担当

  记县人大代表、张陶乡文庄村支部书记张霞

初夏文庄村,田野里的小麦泛着金黄,村民们忙着夏收的身影在田埂间穿梭。在村头的农资服务点,一位中等身材、笑容亲切的女性正忙着给村民登记夏收后的种子预订需求,她就是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张陶乡文庄村支部书记张霞。从放弃城市高薪返乡任职,到带着乡亲们破解农资难题,这位 1971 年出生的基层代表,用脚下的泥土芬芳和手中的实干担当,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一、舍高薪归桑梓,代表初心扎根泥土

“张书记不是外人,是咱村走出去又走回来的贴心人。” 提起张霞,文庄村的老人们总会念叨起 2020 年那个夏天。彼时的张霞在南方一座城市的企业担任部门主管,年薪数十万元,是村里人眼中“有出息的姑娘”。当乡党委动员她回村任职时,面对家人的不解和朋友的劝阻,她却毅然递交了辞职报告。“我是文庄的女儿,村里现在需要我,我必须回去。”张霞说,正是这份对故土的牵挂,让她踏上了返乡路。

2021 年,凭借着群众的信任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张霞当选文庄村支部书记,同年,她高票当选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当代表不是荣誉,是沉甸甸的责任。”第一次参加县人代会时,她在笔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她深知,要当好基层代表,就得把根扎在群众中间。任职初期,她用2个月时间走遍全村200余户人家,笔记本上记满了村民的诉求:“希望修通东头的生产路”“灌溉渠漏水需要整修”“粮食卖不上价,化肥种子却一年比一年贵” 。

在这些诉求中,“农资贵”三个字被张霞圈了又圈。她在走访中发现,文庄村作为传统农业村,村民们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作物,但近年来粮食收购价波动不大,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却持续上涨,“忙活一年下来,纯利润没多少”。一位种粮大户的话让她彻夜难眠:“不是不想多种,是种得越多,前期垫资压力越大,有时候看着农资涨价,真是有心无力。”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张霞深刻明白,群众的 “急难愁盼”就是代表履职的“方向标”。她把农资价格问题整理成建议,在乡人代会上提出,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基层代表的优势就是离群众近,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张霞说,她的履职心得就是“多跑路、多倾听、多发声”,把村民的心声变成代表建议,再推动建议变成实实在在的举措。

二、架起联建“连心桥” ,破解农资 "老大难”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张霞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破解农资价格难题,她多次跑到乡农业农村办公室咨询政策,了解到通过“集体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可以降低农资采购成本。但文庄村集体经济薄弱,单靠村里的力量难以实现规模化采购。

转机出现在 2023 年底。乡党委在调研基层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时,了解到张霞的努力和困境,主动牵线搭桥,促成文庄村与县供销社对接。经过多轮协商,2024 年 3 月,文庄村与县供销社正式签订联建协议,由村集体统计村民农资需求,县供销社整合资源进行集中采购,再以成本价供应给村民,中间不赚取任何差价。

“第一批化肥到位那天,村民们都来看热闹,一算账,比自己去街上买便宜了近 20%!”村民尹老汉回忆说,他家里种了15亩地,光化肥一项就省了300多块钱。为了让更多村民享受到实惠,张霞带着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登记需求,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主动上门接送他们到农资点选购。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春耕时节,不少村民因为刚交了医保、孩子学费,手里暂时没钱买种子化肥。“眼睁睁看着便宜农资,就是拿不出钱,心里急啊!”村民魏大姐的话让张霞犯了难。她当即决定,自己先垫资给困难群众采购农资。“当时手里也就几万块钱,是准备给儿子买车的钱。”张霞笑着说,“钱没了可以再赚,误了农时可就补不回来了。”     

就这样,她先后为 25 户困难群众垫资近6万元,确保全村没有一户因为缺钱耽误春耕。有村民过意不去,要给她打欠条,她总是摆摆手:“等秋收卖了粮食,手头宽裕了再给我就行,都是乡里乡亲的,别客气。”县供销社主任感慨道:“张书记这种魄力,让我们看到了基层代表的担当,也更坚定了我们做好联建工作的决心。”

如今,文庄村的农资联购模式已经形成了 “群众下单—村里统计—供销社配送—村民验收”的闭环流程,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保证了农资质量。据统计,2024 年春耕、夏种两季,通过联购模式,文庄村村民累计节省农资开支近8万元,垫资的村民也在秋收后陆续还清了欠款。

三、情系百姓“鱼水情”,践行使命 “不停步”

“只有群众生活好了,才能达到我返乡任支书的目的。”这句话,张霞不仅常说,更用行动践行着。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她始终把 “为民服务”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农资问题的同时,还推动村内人居环境整治,疏通了 2000米灌溉渠,一步步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在文庄村,村民们都说张霞有 “三勤”:腿勤、嘴勤、手勤。腿勤,是因为她每天都要在村里转几圈,看看田间作物长势,问问村民有没有新需求;嘴勤,是因为她总爱和村民拉家常,从聊天中了解大家的烦心事;手勤,是因为她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小事”—— 谁家的孩子要上学,谁家的老人需要体检,谁家的农产品销路不畅。

“基层代表离群众最近,更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和服务员。”张霞说,当选人大代表四年来,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种信任,体现在村民们见到她时亲切的招呼里,体现在粮食收获时送给她的一筐新摘的玉米里,更体现在大家对村两委工作的支持里。

如今的文庄村,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村民们的脸上多了笑容,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张霞说,她的目标很简单:“再干几年,让文庄村的特色种植形成规模,让村民们的收入再翻一番,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也不辜负人大代表这个身份。”

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高管到村支书、人大代表,张霞用初心照亮了返乡路,用担当诠释了代表情。她就像一株扎根泥土的向日葵,始终向着群众的需求生长,用实干和奉献书写着基层人大代表的精彩答卷,也为基层人大工作注入了最鲜活、最动人的民生温度。(王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云川官网 » 初心在田间绽放 使命为民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