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生育政策调整,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成为政策关注焦点。2025年7月以来,北京、湖南浏阳、浙江衢州、江苏泰州等多地密集出台新政,通过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组合措施,切实降低多子女家庭购房成本,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成核心举措
北京在7月31日发布的《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中明确,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将结合实际适当提高。此前,北京已对多子女家庭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首套、二套住房贷款上限分别达160万元、100万元,预计后续政策落地后额度将进一步上调。湖南浏阳则规定,生育二孩、三孩的职工家庭购买首套或第二套新建商品房时,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高20%、30%,以当地现行最高额度计算,二孩家庭可多贷约12万元,三孩家庭多贷约18万元。
深圳、绍兴柯桥区等地政策力度更大。深圳将多子女家庭贷款额度上浮比例从10%提升至50%,绍兴柯桥区对三孩家庭按每平方米2500元补贴,最高可达40万元,覆盖购房总价的10%以上。
购房补贴覆盖多孩家庭全链条需求
除公积金支持外,多地通过现金补贴、房票抵扣等形式直接降低购房门槛。浙江衢州自6月20日起实施改善性购房补贴:二孩家庭购买10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房可获8万元补贴,三孩家庭购买120平方米以上住房补贴20万元,补贴以房票形式发放,可叠加使用。江苏泰州则按购房款总额的1.5%-2%发放补贴,二孩家庭购买300万元住房可省4.5万元,三孩家庭省6万元。
部分城市将补贴与家庭结构深度绑定。武汉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6万元、12万元购房补贴;绍兴柯桥区对超过三孩的家庭统一按三孩标准补贴,形成“多生多补”的激励机制。
契税减免与信贷政策优化双管齐下
湖南浏阳在契税减免方面率先突破:自8月1日起,购买140平方米以下首套房契税税率降至1%,二套房降至1%;140平方米以上首套房契税降至1.5%,二套房降至2%。以一套150平方米、总价200万元的住房为例,首套房契税从3万元降至2万元,二套房从4万元降至3万元。
信贷政策同步优化。浏阳规定,二孩及以上未成年子女家庭购买新房时,已有住房套数核减一套,按核减后标准执行信贷政策。例如,拥有1套住房的二孩家庭再购房,可按首套房标准申请贷款,首付比例从30%降至20%,利率下浮0.2个百分点。
政策协同效应凸显,生育与楼市双促进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多地政策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覆盖人群从多孩家庭扩展至赡养、返乡、人才等群体;二是补贴形式从现金延伸至房票、消费券等工具。例如,泰州设立“孝心购”补贴,购买200平方米以上住房用于赡养老人的家庭可获8万元补贴;上海允许多子女家庭增购1套住房,并优化首套房认定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政策通过降低生育成本、释放住房需求,形成人口与楼市的良性互动。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加入,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政策有望向全国推广,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环球视察网 » 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多地发布新政



